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黄土高原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是以黄土景观为特色的特殊地形区,凸出强调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及差异性,主要从黄土高原地区的概况、地形特征及成因、水土流失问题及治理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知道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所跨省级行政区。 (2)了解黄土高原黄土的由来, (3)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后果。 教材分析----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及所跨省级行政区、附近的地形区,并对其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通过图示和文字资料,了解黄土的由来。 (2)由观看小实验分析黄土公安员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后果。 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辨证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材分析----重、难点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问题驱动法:问题链引发学生思考。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二、教法、学法 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 探索能力:对自然奥秘、生活环境的探索 认知能力:对水土流失有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识 知识水平:对黄土高原、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 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地理分析能力。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 归纳总结 提升学习地理的热情,关注身边的生活。 情境导入 探究活动 自主学习 三、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情境导入——浓浓黄土情 思考: (1)这组图片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形区? (2)黄土高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 自主学习1 以小组为单位,找出黄土高原的四至点、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及附近的主要地形区。 我来说(在哪里-where)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想一想 黄土剖面 探究一:黄土的形成(来自哪里-where)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海拔 1000--2000米 面积 64万平方千米 黄土厚度 100米以上 (1)根据教材P34提供的图文材料,用自己语言说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是怎样形成的? (2)连线题:这些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A、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一样, a、黄土的运动方向 较均匀地覆盖在起伏的地形上。 是自西北向东南. B、黄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而且 b、黄土是从上空吹 离沙漠越远,黄土颗粒越细。 来的。 C、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 c、黄土是经过很长 岩石成分不一样。 时间,不同阶段形成的。 D、黄土中有多层古土壤。 d、黄土不是本地的产生的。 小组讨论 黄土梁 黄土塬 (1)下列地貌景观的名称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什么样子-what) (2)试着描述四种景观间的演变过程,为何会形成此种景观? (3)哪种地貌易形成聚落,为什么 四周陡,顶面平坦的台地。 是良好的耕作区。 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呈穹状或馒头状, 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 初期 中期 后期 黄土峁 川 沟谷进一步发育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自主学习2 合作探究:观看实验视频,观察四个实验的变量、烧杯内水量、沙土情况。小组合作讨论水土流失与植被、土质、坡度、降水强度的关系。 无植被 沙土 黏土 坡度大 有植被 坡度小 水量大、流速快 水量小 流速慢 探究二: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why) 根据水土流失的原因,结合下面四则材料,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土质图 延安气温-降水图 景观图 植被覆盖图 材料一 材料二: 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农耕文明起源地,在传统农业的惯性作用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种植业为中心、粮食生产高于一切的思想愈演愈烈。从而掀起了大规模的毁林毁草、滥垦乱伐的活动。“以粮为纲、垒面垦荒”的经济战略使得黄土高原广大地区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中。 材料三: 黄土高原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产,伴随采矿业的发展,不断增加的各种矿渣和移动的土石方直接倾入到河谷中。从而引起更大规模水土流失。 材料四: 近年来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