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地理区位对其城市发展的影响.docVIP

太原市地理区位对其城市发展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原市地理区位对其城市发展的影响

学 号 城市地理学 《太原市地理区位对其城市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 韩露 专业名称 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 李雪梅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北接忻州,东连阳泉,西交吕梁,南界晋中。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晋中盆地,是太原经济圈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也是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背靠二龙山,汾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市,是一座有四千七百余年历史的历史名城,荟萃了自中华民族诞生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地形地势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公里,南北纵约107公里。 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 气候环境 太原市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456毫米,年平均气温9.5℃,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5℃。全年日照时数2808小时。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部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腹地。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较丰富,在农业光能利用划分上属于高照率范畴;同时,受西风环流的控制及较高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又使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的大陆性气候。 太原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网状为主。最外有环状高速路。截至2008年,全市公路里程6035公里,城市道路里程1776公里。全市立交桥数共有23座,太原环城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太古高速公路、太长高速公路、太佳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太原第二环城高速公路(在建)等多条高速公路流经太原。汽车站有太原长途汽车站、太原客运西站、太原迎宾汽车站、太原建南汽车站、太原客运北站,太原客运南站(在建)、太原客运东南站(在建)。太原铁路局铁路总里程2800公里。交通枢纽有太原站、太原南站太原新西站太原东站、太原北站、汾河站、晋祠站、太原西站等。太原轨道交通已经开工勘探。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是华北第二大国际机场,已开通5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通往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和国内大部分城市。 人口 太原市常住人口420万人(2010年),2010年末太原市公布外来人口是65万人,而实际上太原市的外来人口已经有100万人,而且还在继续增长,如果加上外来和流动人口,则超过700万,居全省之冠。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8.45‰,自然增长率4.42‰。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520人/平方公里。 初步核算,2011年全年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00亿元;2010年,太原市常住人口突破400万大关,达420万人;2012年12月,太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8%。 经济 太原是中国建国初期的重要工业基地。“一五”时期,太原为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与北京、天津同为华北地区“工业重镇”。20世纪末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全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政策的出台,太原的经济发展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在全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太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承担起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化“领头羊”的重任。以不锈钢生产基地、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和镁铝合金加工制造基地“三大基地”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良好。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机械、化工为支柱,纺织、轻工、医药、电子、食品、建材、精密仪器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加上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集中及商业物资供应中心的优势,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代表性的企业有世界500强企业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世界第一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世界上最大的镁铝合金加工和研发基地——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全国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山西焦煤集团;制造曾托起“东方红”、“神舟”升空的航天发射装置和三峡水电站1200吨桥式起重机的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还有兵工厂单位中国兵器晋西机器工业集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