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
编辑的职责 日期:2004-11-19?作者:周熠?来源:文学报????周熠????俗话说人无钢骨立身不牢,做编辑也应有一点风骨才好。一个编辑只有有了风骨,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不过此处所说编辑风骨,并非要故作清高蔑视上司傲视读者。旨在提倡学术上平等共处心有主见知无不言。????20几年前编辑同人萧九的所作所为,可以让青年人感受往日编辑争鸣风气之一斑。一天下午,值班的副总编把副刊编辑萧九叫到他的办公室指着大样说,这篇稿子连同插图要撤掉另换条。萧九问为何?老总说眼下发这跳舞的小说不妥吧!萧九就向这位值班老总讲,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年头了,跳舞刚刚兴起,文艺反映现实贴近生活,格调也健康,这没问题的。他坚持不撤为好。老总这才为难地说,还是撤了吧,这是部里领导的意思。萧九几乎不假思索就说,我去找某部长说说去。老总摇摇头说不妥。但萧九已带了大样走出了办公室。他其实既不知宣传部在哪里,又没见过某部长。跳舞的稿子也纯属自由来稿。按说全无必要如此顶真。但他却这么勇于争辩敢于负责……后来还是撤换了稿子。据说,领导上也很慎重,为此还请示了常委部长。现在的新人听了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那是上世纪80年代之初刚刚开禁,好多人都心有余悸啊。还有一次,萧九编了本地青年作者的一首新诗,多含蓄少明晰,送审时一位副总编说这诗不知所云不发它吧。萧九就说能看懂。那副总念着其中一句追问他,“散发着药青的馨香”,你看看,这香气怎么还有颜色啊?不通嘛!他就拿宋人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来解释说这属于感觉转移,又叫艺术通感。对方仍是一头雾水,争得唾星飞溅,一时互不服气。但那副总还算虚怀若谷,不予计较,后给签发了。不久,为连载一个旧式传奇人物的小说,又遇到了麻烦。这个人物以功罪兼备、个性独特、地方自治搞得极出色而在盆地本土家喻户晓。连载后反响较大,阅读者众。却遇上了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有老干部打电话说有自由化倾向,反对登载。于是部里领导又把小说责编的萧九召去听取意见。他又坚持说没问题,这是历史人物民间传奇,客观叙事。报刊上连写蒋介石的《武陵梦残》都登了。现在突然不登反而让人生疑,很被动。老实说那时的上峰领导虽然禁锢多,但蛮有民主姿态的,表态前先倾听下面的,这一点难得。最后常委部长一锤定音就让继续登了下去。大约是党报先刊登,不久省里一家出版社就出版了这部小说。????萧九的这种书生气居然得了领导赏识,后来还提他当业务负责人。近期在一次老新闻人士的聚会上,重忆当年事,萧九摇头感慨道:那时真是初生牛犊啊。不知道锅是铁打的,有屁就放。刚好也遇上了兼听则明的领导。若是碰到刚愎自用死要面子的上司,恐怕早就炒鱿鱼了。 【亲和力】 亲和力如何培养? 一、在陌生拜访时要学会与作者聊天。聊天并不是马上进入主题,你首先要营造宽松友好的谈话氛围,先走“农村包围城市”,然后方可“武装夺取政权”。 二、在讨论书稿时,要采取“同意挺进法”,就是先肯定对方后才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以退为进。作者们往往自视才高八斗,你个小编辑如意气用事针尖麦芒吵起来,后果肯定是鸡飞蛋打不欢而散。 三、学会赞美。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成功学上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是“赞美使人进步”。人们都不拒绝好话,与别人打交道时,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吝赞美。尤其是作者们十年磨一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写就一部书稿,你能夸到点子上,他会引为同调,感君知遇之恩。 四、学会幽默。幽默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涵养。在许多交际场合,幽默能化解尴尬打破僵局,加深印象赢得人缘。??五、学会微笑。【眼力】 怎么让作者认可你?光放下架子厚着脸皮、生拉硬扯是不够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对作者的定位,对作品的理解。这就要考验编辑的判断力也就是眼力了。你能不能指出作品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能不能在与作者交流中产生碰撞、擦出火花,敢不敢在那些盛气凌人的名人大家面前说“不”。你的勇气来源于你的水平。这跟平时的读书很有关系。“观千剑而后识器”,编辑读书怎么读呢,沈昌文先生说“非浅尝则止不可”。老出版家锺叔河先生说过“名编辑是编出来的也是写出来的”看看我们业界几位出版界名流,如李庆西、王建辉、王一方、俞晓群等哪一个的笔下功夫不是如何了得。所以啊,编辑除了阅读生活还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批评生活。【书卷气】 书卷气来源于对书天生的兴趣。这种兴趣就是一种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终生盘桓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很多编辑班上得很诚恳,但聊天喝茶吃饭喝酒从不谈书,平时从不逛书店也从不买书,也不关心新京报的图书销售排行榜,跟文化学术界从来没有朋友,他们身上透露出来的气质,没有一点书卷气,这样的同志跟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机关公务员没有什么区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出版做的是一种文化的生意。文化的生意的好坏决定于我们对文化的理解,而对文化的理解植根于我们对文化的兴趣,对书要有一种真正的热爱,如果只把它当个饭碗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