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尔摩沙卫星影像於灾害应变之应用-以四川汶川地震为例叶家承1
福爾摩沙衛星影像於災害應變之應用-以四川汶川地震為例
葉家承 張智昌 徐百輝
Andrew Yeh Chy-Chang Chang Pai-Hui Hsu
一、前言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規模8.0的地震,造成建築物倒塌、公共建設損毀、山區亦造成大量土石崩塌並形成數十個堰塞湖。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利用與國家太空中心所建立的合作管道,運用(Formosat-2),於災害發生後快速判災害範圍於最短時間掌握災害規模技術災害發生後對災害地點之規模快速判定災害範圍以
2.2.1福爾摩沙衛星二號酬載儀器規格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於台北時間2004年5月21日發射升空,為我國第一自主性遙測與科學衛星,891KM高,為一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軌道面固定,每日通過台灣海峽上空,具左右各 45 ° 之傾斜拍攝之能力。每日繞地球飛行 14 圈,地面軌跡 (Ground Track) 將通過臺灣海峽上空,可一次拍攝八分鐘的資料。第一次通過台灣海峽上空的時間為上午,可進行拍攝與下傳影像資料。第二次通過台灣海峽上空的時間則為晚上,此時無法進行拍攝任務,但可以下傳拍攝其他地區之資料。24公里,影像解析度為2M全色態黑白影像及8M多光譜彩色影像。 表1為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的基本規格。
表1、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的規格資(料來源:國家太空中心網站)軌 道 891KM高,太陽同步軌道,每日通過台灣海峽上空二次 光譜解析度 全色態(PAN) 0.52~0.82μm 多頻譜(MS) 藍 0.45~0.52μm綠 0.52~0.60μm紅 0.63~0.69μm近紅外 0.76~0.90μm 空間解析度(近地點) 全色態(黑白)影像2公尺多頻譜(彩色)影像8公尺 像 幅 寬 24公里 任 務 壽 命 5年 發 射 日 期 年5月21日
2M全色態黑白影像及8M多光譜彩色影像,但因2M全色態黑白影像僅擁有單一波段,對於展示相關資訊於指揮官參考時,無法呈現地形地貌的色彩變化,此外亦無法利用以光譜資料為分析基礎的分類方法,所以我們先將解析度8M的多光譜影像與解析度2M的全色態影像進行融合,以便進行後續的分析及探討。要注意的是影像融合純粹只是兩個不同光譜及空間解解析度的影像互相截長補短,並不會產生新的資料或資訊。以下對於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的全色態、多光譜及融合後的影像坐個簡單說明:
全色態影像(Panchromatic)黑白影像波投0.45~0.90μm(如圖1(a)),可依據物體形狀、邊緣、色彩對比及紋理等影像特性,作為判釋地表物體之依據(II) 多光譜衛星影像( Mul-tispectral Image,MS): 一般稱為彩色影像,其光譜波段為藍光(0.45~0.52μm)、綠光(0.52~0.60μm)、紅光(0.63~0.69μm)、近紅外光(0.76~0.90μm),其對地解析度為8M(如圖1(b)),不同地物對不同光譜有不同之反射特性,可用反射差異地表目標物可能特徵,有效提昇對地表使用類別之判讀效率與成果。 (III) 融合影像(Fused Image):利用經過正射後的低解析度多光譜衛星影像與高解析度全色態衛星影像,可以產生一張高空間解析度之多光譜影像,影像融合的方法很多,如基於色彩空間轉換的融合方法,如IHS轉換法,或基於主軸分析(PCA)的融合方法,或是基於小波轉換(wavelet transform)的融合方法等等,各個方法再此不予以贅述,本文係直接利用PCI軟體所提供的 Pansharp影像融合功能進行影像融合,其結果如圖2(b)所示,與圖2(a)的多光譜影像進行比較,無論視覺上與實際分析上其結果均優於8M多光譜衛星影像。
(a) (b)
圖1、全色態影像與多光譜影像之比較
(a) (b)
圖2、彩色影像與融合影像之比較
三、影像分類-物件導向分類法
當人類使用眼睛進行影像判讀時,會執行一連串的複雜神經規則,我們通常稱之為「圖像理解」,將這些規則轉換成電腦程式即能利用電腦的運算能力進行自動判釋。傳統像元式分類法僅能使用影像譜值進行分類;物件導向分類法則提供多種準則,如物件波譜值統計(Color Statistics)、物件形狀(Form/shape)、物件大小(Area/Size)、物件紋理(Texture)、物件脈絡(Context) 災害發生後對於災害地點之規模瞭解,往往是指揮官最急迫需要的,因此如例建立一標準流程,從遙測影像取得到災害規模判釋進行一連串的標準作業,以爭取於最短之時間掌握災害規模之大小,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圖3 所示為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目前利用福爾摩沙二號衛星影像進行災害規模判釋的作業程序。在影像取得方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