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厂2·24事故工伤认定申请受伤经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织袋厂2·24事故工伤认定申请受伤经过

事 故 汇 编 (2001年-2012年) 镇海石化工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三年五月编制 前 言 安全,是我们永恒的主题。“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是我们每个员工和家人的共同心愿。回首往事,曾在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触目惊心事故的发生有客观的原因,然而更多的却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不注重安全操作,不注重预防,这些血和泪的事实虽已成为历史,但安全的警钟却不能停歇。从小事抓起,从身边的隐患做起,让公司的生产经营建设工作都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有更多的笑容和欢乐。 预处理槽闪爆酿大火 2008年5月5日下午15时45分,泰达化工年产6万吨苯酐装置第二预处理槽在停工前作拉低液位操作时发生闪爆,并引起槽内残留的少量苯酐着火,火于16时10分左右被扑灭,闪爆造成该槽顶开裂,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其它财产损失。经环保部门检测,该事故对周边环境没有造成影响,灭火污水被控制在厂区内,用槽车送至镇海炼化污水处理厂处理。 事故原因:拉低液位操作时空气进入R202罐,与苯酐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处理槽内积聚的酞酸铁在260℃操作温度下遇空气自燃。 防范措施:确保三个处理槽的抽真空气相线畅通,呼吸阀关闭,隔绝空气;检查确认罐顶保护充氮管线的畅通,氮气流量能达到设计要求对拉低液位等操作,专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分析,提前进行导热油降温。 2011年12月15日上午,家电分公司修理部职工蔡某和劳务工张某、杨某受班长高某指派驾车到鄞州区高桥镇长乐村乐和家园1幢104室住户家中安装空调。中午11:00左右,蔡某和劳务工张某、杨某在室外搬运3匹空调外机时,蔡某因未留意脚下沟壑,不慎右脚误踏入狭窄沟壑中,后经炼化医院拍片诊断为右脚跟粉碎性骨折。 事故原因:1、蔡某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搬运空调时未留意脚下沟壑,导致右脚误踏入狭窄沟壑,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作业前未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危险源辨识,作业时无人监护,且作业人员未做到相互提醒。 防范措施: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加作业环境的危险源识别;作业前熟悉现场环境,配备监护人。 违章作业,颈椎骨折 2012年5月31日,太一仓储公司根据客户提货要求,需装35吨苯酐。中午12:00左右,太一仓储安排张某等2名劳务人员进行装车作业,作业至12:30左右,装卸工张某在装车码包时,将铲车托盘上的苯酐由上拖下在货车上进行码包堆放,在拖包的过程中放置在托盘后方的苯酐因前方货物减少支撑不够而向前方滑落,张某避让不及而跌落车下,造成头部、颈椎受伤。 事故原因:装卸工张某为了贪图省力只顾将面前的货物由上而下拖拉码放,未能预见到前方货物拿掉后对后方货物的支撑减少而引起后方货物的滑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张某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装车作业未戴安全帽,且装车时所站位置不当是事故的主要原因。装车作业无专人监护,作业人员没有做到相互提醒是事故的次要原因。 防范措施: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装卸作业时,作业人员按规定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作业现场设专人监护。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