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张家口-城市兴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化、张家口-城市兴衰

宣化、张家口:城市兴衰带着疑问,我从北京出发,前往宣化和张家口一探究竟。 一座城市的地位和命运,经常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宣化,號称“京西第一府”,在明代不仅是长城沿线的“九边重镇”之一,还是朱元璋之子谷王朱橞和万全都司(相当于省军区)的驻地。而张家口,最初只是万全都司属下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堡。时光流转数百年,张家口不断扩张,到了20世纪,竟反将它曾经的“顶头上司”宣化“一口吞了下去”。如今,张家口上升为地级市,而宣化已经下降为张家口市所属的一个区。这种戏剧性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带着疑问,我从北京出发,前往宣化和张家口一探究竟。当然,我期待的除了尚未被完全破坏的老城风貌,还有北京至张家口沿线的大量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 路上的风景——关沟、土木堡和鸡鸣驿 上午10点从北京出发,开车直奔八达岭高速公路。这条公路上的古迹,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居庸关、八达岭、水关长城,等等。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条公路其实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大概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成为沟通华北平原和内蒙古地区的重要交通线。明代这里被称为“关沟”,其独特的自然景致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士大夫。清末,关沟已形成“七十二景”,有“居庸叠翠”、“弥勒听琴”、“仙人桥”等等。在高速公路修建之前,我从古道两侧还看到过一些景致。但现在的游客,在高速公路上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哪有时间和心情来品味这些呢? 过了八达岭,沿着G6高速公路西北行,穿过官厅水库后不远,道路北侧有一座残存着断断续续的夯土城垣的小村镇——土木堡,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改变明朝历史的“土木之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几十万明军全军覆灭,就连御驾亲征的明英宗也被瓦剌掳去。在我的印象中,土木堡中除了一座纪念“土木之变”中阵亡文武大臣的显忠祠之外,保存下来的古迹并不多。 前行不远,就是始建于元代的鸡鸣驿,它的名气远不如土木堡,但建筑保存得要完整得多,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驿站。“鸡鸣驿”的名字就来源于城北侧的鸡鸣山。 城墙、城楼与钟鼓楼——宣化老城的范围 宣化的老城墙除了南侧之外,东、西、北三侧基本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从现代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墙的遗迹,只有南城墙的位置需要确定。宣化城中,现在保存下来三座城楼,分别是位于北门以内大北街的清远楼、钟楼南街的镇朔楼和世纪广场的拱极楼。翻阅资料,可知拱极楼就是张家口的南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从拱极楼向东西两侧延伸,并与东西城墙相交的一线便是原来南城墙的位置。 宣化——三座城楼和一座龙壁 下午3点,我们赶到宣化,在清远楼附近找了一家宾馆入住,然后开始步量城市。清远楼是一座钟楼,其附近的“钟楼南街”、“钟楼北街”等街道名称证明了这一点。楼身通高25米,建筑结构繁复,坐落于十字路口。当年熙熙攘攘的车辆都从钟楼下通过,因此楼下石砖上遗留有两道深达五六厘米的车辙印记。 由清远楼南行,一路上都是一些传统风格的老店面。它们可是真正的老店面,而不是那种新建的假古董。步行大约200米,就是与钟楼清远楼相对的鼓楼——镇朔楼。与清远楼繁复的建筑风格相比,镇朔楼显得简朴许多,是一座标准的两层歇山顶的建筑,不过其北侧的匾额“神京屏翰”却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在镇朔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宣化城的东半部分。 由镇朔楼南行,是宣化城现代化的步行街。再步行大约1公里,就来到了宣化的南城门——拱极楼。 考察完拱极楼,时间已是下午4点半,我的下一个目标是明代的谷王府。王府大致位于今天大北街以西,那里有条南北贯通的大街还保留有“皇城桥北路”、“皇城桥南路”的名称。打车前往皇城桥北路,四处寻找谷王府的遗迹,又向当地的住户打听,但毫无所获。翻了翻随身携带的资料,对此也没有任何记载。也许清朝初年将这里的王府就被彻底拆除了。如此一来,时间还早,于是又打车到了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原宣化师范专科学校)。这座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1922年建立的“第五师范学校”。我随着下课后混乱的人群混入学校,直奔学校西侧,那里伫立着一座精美的砖雕五龙壁。不过,这座龙壁与王府并无关系。实际上,龙壁并不为皇家所独有,明清时期的一些寺庙也修建有龙壁。比如大同,大家都知道的是原秦王府南侧的九龙壁,但实际上太原的县文庙、兴国寺各有一座五龙壁,观音堂则有一座三龙壁,县文庙还有一座一龙壁。而宣化的这座五龙壁,建于明宣德年间,是始建于元初的弥勒寺的遗物。 如今,在宣府大街上还有一处九龙壁。不过这是2001年兴建的新景观。 朝阳楼——“老佛爷”的吃食 忙碌了一日,是品尝美食的时候了。我按照计划,前往位于宣府大街和牌楼北街交叉口的朝阳楼。 作为一家清真餐馆,朝阳楼的主打菜是涮羊肉。涮羊肉要好吃的话,最主要的是羊肉要好。说实话,现在北京好吃的羊肉真是不多,而这里的羊肉,肥瘦得宜,香而不膻。吃法也极为传统,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