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MM卫星降雨雷达观测的南海降雨空间结构和季节变化米.PDF

TRMM卫星降雨雷达观测的南海降雨空间结构和季节变化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RMM卫星降雨雷达观测的南海降雨空间结构和季节变化米

维普资讯 第20卷第 1期 地球科学进展 Vo1.20 No.1 2005年 1月 ADVANCESINEARTH SCIENCE Jan.,2005 文章编号 :1001—8166(2005)01-0029-07 TRMM 卫星降雨雷达观测的南海 降雨空间结构和季节变化米 陈 举,施 平,王东晓,杜 岩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LED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9’1,1510301) 摘 要:利用热带降雨计划卫星(TRMM)获得的雷达降雨资料,对南海及其周边区域 (简称南海地 区)降雨的空间分布和季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地区的降雨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 同时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除了副高活动、季风潮、冬季冷涌和热带低压活动等天气过程,南海周 边广泛分布的山地地形对该地区的降雨分布也产生强烈影响,降雨呈现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 部的分布特征?与CAMP和台站资料相比,PR观测具有更丰富的空间结构,能够更好地体现降雨 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征、反映高大的山地地形对降雨分布的影响。 关 键 词:TRMM;降雨雷达 (PR);南海降雨;季节变化 中图分类号:P42:TP79 文献标识码:A 降雨信息的能力,在各种星载传感器中成为获取降 0 引 言 雨资料的首选 ’”。 降雨是全球水分和能量循环中最关键 ,但人们 本文利用PR降雨资料研究南海地区(95~ 对其又知之甚少的气候要素之一 ‘,具有显著的天 125。E,5。S~30。N)降雨量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 气和气候意义。相伴降雨的各种中尺度过程也非常 文章第 _部‘分介绍采用的资料 ,第 部分介绍年降 复杂,小尺度物理过程随时问和空间急剧变化 :。 雨量分布,第四部分介绍降雨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第 南海及周边区域 (简称南海地区)是亚一澳季风系 五部分做资料比较,最后是讨论和结论。 统的重要气流通道,也是巾国东部和东南部降雨的 1 资料介绍 主要水汽来源 ,南海地 的降雨以及 由此导致 的潜热释放对东亚的大气环流、能量收支有重要的 1.1 TRMM 卫星PR资料处理 影响,其间接作用甚至远达美洲 “。 TRMM卫星于 1997年 11月成功发射,设计轨 在卫星资料大量使用之前,南海降雨的信息基 道高度350km,倾角35。,能够满足对热带区域加密 本来源于南海周边气象站 、商船以及南海内部少数 观测的要求 。2001年8月,卫星轨道高度从350 岛屿站与航次观测的气象记录 。 然,这种传 km调整为400km,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卫星上搭 统降雨信息 空间上的获取十分有限。为了克服这 载的用于降雨观测 的主要传感器有:降雨雷达 一 不足,近年来采用卫星遥感资料反演降雨量的研 (PR)、被动式微波辐射计 (TMI)以及可见/红外传 究越来越得到重视 川“ 。其中,热带降雨计划卫星 感器 (VIRS)。其巾PR是第一个星载降雨雷达,能 (TRMM)的星载降雨雷达 (PR)以其能够观测三维 够观测降雨的三维结构,r作频率 13.8GHz,刈幅 收稿 日期:2003-o7—29:修 回日期:2004一ll—l8 基金项 目: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日“南海淡水收支的遥感分析及其水平衡效f矗研究”(编号:“863汁划”项 目“面向全球海 洋同化计划GODAE的南海 域系统”(编E1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