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 青山掩映下陈万宝庄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庭院深深 青山掩映下陈万宝庄园

庭院深深 青山掩映下陈万宝庄园一百多年前,一位叫陈万宝的人修建了这个庄园。他就是当时川东最大的富豪。隐约间,似乎能看到当时热闹的气息:庄园一侧的马厩里一排整齐的马儿们在吃草,有的马正驮着沉重的稻谷向外行走,而庄园的主人陈万宝正一脸严肃地点算着粮仓里粮食的数量,那头,女眷们在花园里嬉戏,时而能传出小孩读书的声音…… 汽车在一片葱翠的绿林里穿梭着。公路弯弯曲曲,绿色是整个涪陵周边小乡镇的色调,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些成片的树叶绿得发亮,很干净,似乎能闻到这些植物走向成熟的味道。就这样,我们一路呼吸着充足的氧气,到了一个叫青羊镇的地方。 在车上,远远看到一片建筑物,四周是低矮的,中间是学校模样的高楼,透露出一股残旧。我猜测,大概那就是陈万宝庄园了。下车,四周是绿野的农田。 跟着当地人的指引,我们深入到了陈万宝庄园,这是一条寂静的路,周围的路人都很少,走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就看到一处宅子。大门紧闭,墙面上的游客指南和建筑介绍已经斑驳,似乎,这里来的人很少。 被凝固的庄园繁华 空旷的石坝,寂静的戏台,人去楼空只剩衰败。但建筑物的气势依然恢宏。漆黑的瓦片下,遮挡的是被封锁的时光。空旷是这里的主题,现在,我们走进这种陌生的空旷,用心灵去品读它。 这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桂岩”题刻,清代皇帝御赐的贞节牌坊,青羊得名的石羊浮雕,景色秀美的大梁山,湖岛相连的新桥湖泊,瀑布绵延的青烟洞峡谷等点线相连、魅力无限。特别是分布在镇政府所在地安镇场周围的十几处古代民居院落,更是古色古香、独具特色。那就是清代涪陵南坪巨富陈万宝的庄园。 一百多年前,一位叫陈万宝的人修建了这个庄园。恢宏的建筑震慑整个川东地区。而陈万宝正是当时川东最大的富豪。隐约间,似乎能看到当时热闹的气息:庄园一侧的马厩里一排整齐的马儿们在吃草,有的马正驮着沉重的稻谷向外行走,而庄园的主人陈万宝正一脸严肃地点算着粮仓里粮食的数量,那头,女眷们在花园里嬉戏,时而能传出小孩读书的声音…… 属于两个世纪前的繁华在现在看来已经凝固在时间隧道里。我们的到来,只为再一次走进这座建筑物,探寻凝固在它身上的音乐。进门,又是一道门,然后是长廊,很多柱子承载着两层高的重量。有的珠子被虫驻了好多洞,长廊里,倒在一旁的木板和石头上还能看出“毛主席语录”的印记。看得出来,这里是破四旧时期的重点要“破”的对象。同时也能感知,这座建筑物很顽强,因为它现在仍处于废弃状态,任凭风吹雨打,任凭蛇虫鼠蚁的吞噬,它仍毅力不倒,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据涪陵地方志记载:陈万宝,清代涪州安镇坝人。早年以贩卖米粮起家,后转而经营鸦片的种植、贩运和销售,成为当时川东最大的富豪。拥有土地40多万亩,地跨涪陵、南川两县,年收租谷40余万石。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为自己及其子孙修建庄园达十四处之多。在这些庄园中,建筑水平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当数修建于1862年——1874年的石龙井。 庭院深深深几许 现在,我们所进入的正是一处叫石龙井的地方。石龙井是一座穿斗式木结构、两重堂四合院带附院的建筑,占地11亩,有房屋120多间,建筑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走进庄园,里边戏楼、天井、花园、水池、仓库、碾场、槽坊、圈舍等一应俱全,仿佛就是进入了一个封闭的小世界。 庄园的建筑结构合理,工艺水平讲究,艺术手法精深,堪称我国清代川东民居建筑的典范之作。据记载:为修建这座庄园,300多个木石工匠用了12年时间,共耗费白银10万余两。重庆、四川一带,至今流传着“川东陈万宝石龙井,川西刘文彩收租院”的说法。其建筑规模和建筑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传统建筑的显著特征是讲求对称平衡,石龙井的整体布局充分展示了这一特征。沿庄园的正厅到厅前石坝,再到石坝前面的戏楼呈一条中轴线,其它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呈对称分布:正屋左边有男主人居室,右边就有女主人居室与之相对;厢房左边是男客厅,右边就有女客厅与之相对;上厅有一条游廊,下厅也就有一条长长的廊道与之遥遥相对。 不仅房屋呈对称分布,就是每一间房屋的一垛垛墙、一道道门、一扇扇窗,甚至房顶的一根根梁柱,窗前的一幅幅窗花,也无一不是呈对称分布。站在庄园的任意一处地方,透过开启的门窗放眼眺望,一重重天井、一道道房门、一扇扇窗棂,重重叠叠、纵深排列。既体现了布局的对称性,又增加了视觉的层次感,让人情不自禁油然而生“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慨。 石龙井的天井和花园也是对称分布的:左边有牡丹园,右边就有芍药园;左边有荷花天井,右边就有菊花天井;左边有樱花园,右边就有兰桂园。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前厅左侧的樱花园。半亩见方的园子里,当年陈万宝亲手栽种了两棵枣树和两棵枇杷树,三代单传的庄园主人取枇杷结子多和枣与“早”的谐音,希望自己的后辈子子孙孙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在这个花园里,还有一株枝繁叶茂的百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