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摘 要 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40岁以后。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因此,临床护理人员恰当地做好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45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此病起病急骤,并发症多,尤其以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多见,病死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加之医疗费用高,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压力,因此,做好心梗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护理措施 休息:包括精神和体力休息。疼痛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第1周内,尤其是发病前3天,尽量减少搬动,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均由护士协助完成,可在床上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告诉患者这样做是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疼痛,防止心肌梗死范围进一步扩大;第4~5天,患者如无并发症,可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可床上静坐、洗漱,但注意动作应缓慢,时间不宜过长。第2周,可在床边步行,走廊散步。各种运动,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并需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进行,运动量以不引起心率增加20次/分为宜,若运动时心率增加<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逐渐提高活动耐力。病情不能有效缓解,或有并发症,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给氧:心肌对缺氧十分敏感,一旦缺氧即发生心肌细胞损伤。根据病情,持续或间断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氧供。最初3天应持续高流量吸氧,流量以6L/分为宜,疼痛减轻和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到3~4L/分,维持1~2天。吸氧期间,护理人员要注意吸氧效果,做好患者鼻腔的清洁护理,保持鼻导管通畅。每天更换鼻导管1次。 进行心电监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72小时内最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连续心电监护,要有专人陪护,及时发现心率、心律变化,电极位置要固定好,随时检查连接是否紧密,防止患者翻身发生脱落,医护人员要保持高度的敏锐性,随时监测病情变化。 心理护理:患者疼痛发作时,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患者,避免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可告诫患者或家属,精神过度紧张、激动,可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多种并发症。要求医、护、患及患者家属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抢救配合,护士根据患者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消除不良情绪。提供安全和舒适的医疗环境,有条不紊地进行治疗抢救工作,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不可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避免患者情绪紧张激动,不利于配合治疗。 疼痛护理:剧烈疼痛可引起反复性动脉收缩,加重坏死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故应及时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杜冷丁止痛,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烦躁不安的可肌注安定,并随时询问患者疼痛有无缓解及伴随症状,严密监测呼吸、血压变化。 溶栓的护理:心肌梗死不足6小时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溶栓、抗凝治疗,使用期间,要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严密监测血压、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二便颜色及出凝血时间测定。 饮食的护理:心梗患者心肌供血不足,加之绝对卧床休息,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降低,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为原则。因此,开始2~3天,应以流质饮食为主,以后随着病情缓解可过渡到半流食、软食和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不宜过饱,应少食多餐。 排便护理:大小便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非常重要,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患者都必须保持大便通畅。患者常因便秘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发病后,患者不习惯卧床排便,进食量减少而发生便秘,应说服患者养成床上排便对控制病情的意义。可嘱患者每日清晨食用蜂蜜20ml加温开水饮用,加强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急性期可给予缓泻剂,如果导片,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使用开塞露。排便时应有医护人员在旁守护。 恢复期护理:心肌梗死患者不仅在急性期要高度重视,恢复期也要提高警惕,许多并发症可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护士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工作,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肌梗死疾病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 患者4~6周已进入恢复期,如病情稳定可以出院,出院后仍需继续按冠心病治疗,并定期到医院随访。告诫患者出院后戒烟酒,进清淡饮食,指导患者随身携带抢救药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