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区停车位产权问题
车库迷局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鞠靖,实习生 范传贵 陈伊玮发自:南京、广州?最后更新:2008-10-16 10:41:32来源:南方周末
车库
地产商
业主
产权
■民生关注
有的业主花上十万元买下车库,最后发现根本办不了产权证。这样的现象在全国非常普遍。
小区地下车位有很大一部分属人防工程,各地的政策与立法相互矛盾。有的称可以自由买卖并应办产权证,有的称车库产权是国家的,有的又称车库是不能买卖的。
业主无所适从,唯有车库买卖的暴利,对房地产商而言是不变的。车库的价格常常不逊于车的价格,在各城市的中高档楼盘中,车库单价从近十万元到几十万元比比皆是。但南方周末的调查表明,不少楼盘的车库从来没有办到过产权证。
业主想维权,政府部门的解释却甚至会相互矛盾;各地立法,而物权法对此亦无明确立法,各地同类判例亦大相径庭。
广州骏景花园杜先生(应受访者要求,隐去实名)的车库就陷入了这样的“迷局”。
“有实无名”的车位
杜先生在2004年花14万元购买了骏景花园骏霖轩地下负一层的一个独立车位。
4年之后,在骏景花园里与此位置相当的车位已经涨到25万元,而杜先生却还没领到车位的产权证。让杜先生困惑的是,邻近的车位却都早已拿到了产权证。
在骏霖轩地下负一层,无法拿到产权证的车位三三两两地夹杂在数百个车位间,几无规律可循,据估计,其数量约占车位总数的三分之一。
杜先生夫妇俩曾多次向骏景花园售楼部索要车位产权证,答复总是“正在办理”。但到了2007年10月,售楼部却告诉杜先生,由于一些原因,产权证办不了,但他可以调换到负二层,那里的车位可以办到产权证。杜先生表示:“要换到负二层,并且剩下的都是边边角角的位置,哪有我原来的车位位置好?我当然不同意。”
2007年11月,杜先生接到了开发商发来的通知函,要求他在11月18日前办理调换手续,“否则今后引起的一切后果将由杜先生承担”。
这种近似“最后通牒”的函让杜先生更加气愤。他手中保存着当年购买车位时和开发商签订的交易合同,合同还盖着广州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房产登记交易中心的章,证明这个合同是有效的。自己花了钱购买的东西,却没有办法和别人一样归到自己名下,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到底是谁妨碍了杜先生拿到产权证?骏景花园售楼处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称,可能杜先生的车位恰好是单车和摩托车车位。尽管现在使用单车的业主并不多,但设立这样的车位是人防和其他管理部门明确要求的。
但杜先生觉得无法理解,广州骑单车的人本来就不多,有可能专门在地下车库中设立自行车车位吗?而且要夹杂在汽车车位之间?
自相矛盾的政策
南京理工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朱宪辰已经研究车库产权问题长达6年。以他的经验,杜先生遇到的问题,多半和人防工程有关:“如果他的车位正好是属于该小区配建的人防工程部分,那么按照规定是不能出售的,也就无法办理产权证。”
但是,综观全国,问题似乎不像朱宪辰说的那样“一刀切”。
2007年3月,广州市人防办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室或者地下车库是没有产权的,只有房管部门批的使用权。因为人防工程是国家强制配套的市政公用设施,不能进行买卖、交易、赠与等产权转移活动,也就是说禁止开发商销售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车位。
但是,2008年7月,广州市人防办、国土房管局相关人士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却又表示,目前国家法律并未禁止出让人防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人民防空工程平时由投资者使用管理,收益归投资者所有”,以及建设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地下工程应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允许建设单位对其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自营或依法转让、租赁”的规定,开发商投资开发建设的人防工程,产权应归开发商所有。
同样的政府部门,却在两年中作出了完全相反的解释,这让人难以理解。同样的矛盾还存在于此前的一系列判例之中。
2005年,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北京市华清嘉园9位业主诉北京海淀区人防办索要人防工程所有权案,一、二审均败诉;而2003年,南京市星汉城市花园业主诉江苏星汉置业有限公司索要小区地下停车场案,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则判决,该小区地下停车库的所有权归全体业主。同类案件却判决相反。
在多数房地产项目中,这些配建的防空地下室被用作地下车库。其产权归属,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争论之中。
人们本期望2007年10月1日起实行的物权法能对这一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物权法却让人失望了。该法第74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朱宪辰说,物权法的这一规定实际上给开发商留了一个毫无必要的空间——只要业主愿意买,开发商就可以卖。
开发商是否拥有地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