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接合菌、子囊菌
本节与本章中的一些概念:1、孢子囊sporangiunm:含有多个孢子的孢子囊。2、小孢子囊 sporangiolum:含有几个孢子的小型孢子囊;或只含有一个孢子的单孢孢子囊。3、柱孢子囊merosporangium:柱形的小孢子囊。4、囊轴columella:又称菌柱,在孢子囊中或其它子实体中,一种不孕性的结构,常常是菌柄的一种延伸。5、囊托apohysis:与孢子囊相连残留的囊丝称~或中轴基。6、芽孢子囊qermsporangium:接合孢子休眠一时期后,萌发生芽管,或在短芽管上生孢子囊,称作芽孢子囊。 7、单性(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单从雌配子独自发育出正常是有性生殖的产物。8、拟接合孢子azygospore:由单性生殖发育出来的接合子(单性接合孢子),即无配合子。9、同宗配合homothallism:来自一个芽孢子囊内的孢子产生的同宗菌丝,都可以形成接合孢子。如有性根霉Rhizopus sexualis。10、异宗配合heterothallism:只有当两个可亲和的菌丝配合后,才能形成接合孢子。这两个菌丝形态上难以区别(不能以♂、♀区别),而以“+”、“-”命名,是生理上的差别,如在生长素、β-胡萝卜素含量方面都有差别。如葡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大毛霉Mucor mucedo。 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的生活史 3、红曲霉科(Monascaceae):无性繁殖产生节孢子或粉孢子;子囊果小,直径不超过100um。子囊果薄壁,由1-2层扁平的菌丝交织而成。包括2属,红曲霉属Monascus, 木生红曲霉属Xylofone 。其中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 广泛用于烹调、制豆腐乳、酿酒和治病等。 球壳菌目的重要科和重要属 1、长喙壳科Ophiostomataceae:子囊壳表生或半埋生,球形,具长喙(为子囊壳直径的几倍);子囊球形或近球形,早期(溶化)消解,孢子单胞无色,游离在子囊壳内的粘液中。 (4)竹黄属Shiraia 子囊壳埋生在块茎块的子座内,孔口不外突。子囊有6个孢子,孢子长纺锤形,有纵横(砖格)隔膜,初无色,成熟时略呈暗色,已知的仅一种。Nectria type。 竹黄(S. bambusicola)寄生在箣竹属、刚竹属等竹类茎上。 3、疔座霉科Polystigmataceae 本科真菌大多数寄生在高等植物的叶片内。子囊壳埋生,子囊壳壁淡色或无色,薄,膜质。通常生寄主组织内,或生假子座内,少数生于子座内或其上。子囊顶端厚,具孔道,非淀粉质。孢子单胞~多胞,无色~褐色。子囊孢子萌发生附着胞。Xylaria type。 (8)小丛壳属Glomerella 子囊壳小,球形,膜厚,半埋生于基物内或丛生于菌丝层上,具颈,周围有毛。Xylaria type。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略弯。无性为Colletotrichum(炭疽菌属)。G. cingulata(围小丛壳)寄生广泛,危害苹果、梨、茶、冬青等许多木本植物的叶片、果实、枝条,引起各种炭疽病,无性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胶胞炭疽菌)。(9)黑痣菌属Phyllachora 子囊壳埋生于假子座内,子座顶部与寄主的表皮层愈合成为黑色光亮的盾状盖。子囊壳有孔口。子囊间有侧丝,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Xylaria type。P. graminis禾黑痣菌,寄生于禾本科草本植物上。P. sinensis中国黑痣菌,寄生于竹类上。 4、间座壳科Diaporthaceae 子囊壳通常埋生于子座或假子座内,少数直接埋生于基物内,暗色,子囊壳具长颈或短颈或乳头状孔口,孔内壁有缘丝。子囊壳颈的排列方式分为黑腐皮壳型(Valsoid type)-聚颈和蕉孢壳型(Diatrypoid type)-平行。本科最主要特点是子囊顶端的小孔道周围有一环状构造——顶环,具有强烈的折光性,甲壳质的,可用棉蓝着色。(在显微镜下大多可看到两个折光体。)子囊孢子单胞~多胞,形状多样,多无色,少为褐色,常有外子座(外子座生无性,后脱落,内子座生有性)。中心组织 Diaporthe type 。 5、 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子囊壳暗色,埋生于子座内。子座通常从菌核中生出,Xylarea type。子囊孔道的近孔口处具折光性顶帽,非淀粉质。子囊孢子丝状(线形),有隔,光滑。子座垫状或直立有柄。 6、炭角菌科Xylariaceae 子囊壳埋生在发达子座的表层内,除少数菌的子座半埋生在基物之内外,通常表生,壳状、球状或直立有柄,分枝或不分枝,子囊大,顶端加厚,中间有孔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