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三一轮复习的体会 园区三中 许铭 2009.8.14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教学外因素 合作谋共赢 (二)知识系统化 1、回归课本,完善知识网络 ⑴圈关键词 ⑵利用教辅资料,结合教材阅读, 对每节、单元等知识进行整理 2、如何进行知识串联 (1)按照概念关系 (2)按照知识结构体系 (3)按照地理事物演变的先后顺序 (4)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5)按照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 (6)运用图示法 (7)运用比较法 (1)按照概念关系串联知识 按概念外延由小到大串联: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工业地域形成的逻辑关系: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2)按照知识结构体系串联知识 (3)按照地理事物演变的先后顺序串联知识 地壳演化的地质循环过程可以归纳成 “知识串”: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新岩浆。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可以串联成: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 (4)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串联知识 例如,复习自然带分布知识时,可用下列两条“知识串”帮助记忆。 大陆西岸从赤道至南北极: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南半球缺失)——冰原带; 大陆东岸从赤道至南北极: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南半球为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南半球缺失)——冰原带 (4)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串联知识 我国100°E沿线分布的主要地理事物: 弱水——青海湖——龙羊峡——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玉龙雪山——丽江——大理——西双版纳西部; 北回归线沿线分布的主要地理事物: 撒哈拉沙漠——阿斯旺大坝——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曼湾——印度河河口——恒河三角洲(河口)——汕头——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佛罗里达海峡等。 (5)按照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串联知识 (6)运用图示法串联知识 (7)运用比较法串联知识 教师该做的: (1) 挑选错误率高的试题,按考点进行分类处理;(2)反思自己的教学 ;(3)跟进变式练习。 学生该做的 : (1) 摘抄法; (2)剪贴法 ; (3)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 (4)将纠错还原到课本。 如36题中,在判断出盆地地形后,不能正确表述判断的依据,如将向心状水系,表述为放射状水系等。 3.答题抓不住关键词,语言混乱、表述不清 4.答题不规范,错别字较多 由于是网上阅卷,每一道题是否书写在准确的位置上十分重要,但有少部分考生答题位置不规范,不能按照每一道题给定的位置规范的答题,影响了得分。 从考生的答卷情况看,部分考生由于考试心理素质或语文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在答题书写中,错别字比较多,如“降水”错写为“将水”、“盆地”错写为“贫地”、 “支流”错写为“枝流”、…… 2、评审题思路,尤其是有效信息的提取: 审题要领 ◆圈点关键词语 ◆重视隐性信息 ◆确定问题指向 1、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 3、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题干文字中 4、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中 2、蕴藏在各种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中 5、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主图和附图中(图例) 6、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 信息来源: (2005年春季卷39题) 读图9,回答: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图9所示。 表1 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 1017 4321 曼谷一仰光一昆明 西线 1245 4180 曼谷一万象一昆明 中线 433 5520 曼谷一金边一胡志 明市一河内一昆明 东线 需新建铁路 铁路总长度 经过主要城市 方案 (5)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表格材料信息:经过主要城市、铁路总长度、需新 建铁路 图像材料信息:地形类型、城市分布 大脑储存信息: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问题指向:“铁路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限制条件:“东线方案”、“有利因素” 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分析和整合 从表1中提取并分析、整合如下有效信息: 经过主要城市——东线多 铁路总长度——东线长 需新建铁路——东线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pptx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B 1a-1d(学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2024)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医美抗衰美容干细胞抗衰产品项目知识课件.pptx VIP
- 合肥市残疾人证课件.ppt VIP
- 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全册单词表.xlsx VIP
- 《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课件解决方案》课件.ppt VIP
- 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欧科PT300变频器说明书.pdf
- 2025年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行器总体设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