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一种重要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docVIP

寓言:一种重要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寓言:一种重要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寓言:一种重要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 陈岳纯 摘要:寓言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哲学、文学、宗教、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语文教材的设计、寓言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式开发古今中外的优秀寓言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民族文化的寓言所蕴含的思想与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 关键词:寓言;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作为文化的结晶,在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培养对于其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方面发挥了自身的优势。”[1] 寓言,作为儿童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负载着许多文化信息,是人类各种精神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各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窗口,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儿童通过阅读反映多元文化主题的优秀寓言,可以帮助儿童理解、认同世界文化,正确理解、接纳本民族文化,形成多元化的视野。 一、 体现民族文化特质 寓言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演变历程中,形成了以印度为起点的南亚中东寓言体系、以古希腊与希伯来为源头的欧洲寓言体系、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寓言体系等三大寓言体系。这三大寓言体系,从某种意义上分别代表世界三大文明体系,即发源于印度的南亚中东文化、发源于地中海的欧洲文化、发源于中国大陆的东亚文化。 寓言是最富有民族性的。下面三则同题材的寓言可以反映出三大文明的差异:现存最早的古希腊寓言《鹞子的回答》,面对夜莺的哭泣,鹞子冷酷无情,并以威胁回答夜莺的哀求。这则寓言以鸟类中弱肉强食的现象反映了古希腊无情竞争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古希腊这个商业民族的海盗精神与“意欲向前”的文化精神。古印度佛经寓言中的《舍身救鸽》,尸毗王为救鸽子,竟割下自己的肉给鹞鹰吃。这则寓言反映了印度“森林文明”的宗教精神,体现了“意欲反身向后”的文化精神。中国古代诗人曹植的《鹞雀赋》,面对雀儿的哀求,鹞子产生恻隐之心,放雀儿回窝与母雀团聚。这则寓言反映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与家庭意识,体现了中国的农业文明精神与“意欲自为调与持中”的文化精神。[3] 二、 人类各种文化成果的载体 (一) 寓言与哲学 中国先秦诸子百家,无论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杂家、还是纵横家,都喜欢借用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哲学理念。如《孟子》寓言宣扬仁政,《庄子》寓言宣扬无为而治与个人精神自由,《韩非子》寓言宣扬因势变法,《荀子》寓言宣扬礼治等等。西方哲学家也非常重视寓言。如:达·芬奇用《小毛虫》来表现人文主义思想,叔本华用《冬天的豪猪》表现其悲观哲学与对人类社会本质的认识,拉封丹的《寓言集》蕴含着把幸福当做生命目标的“幸福主义”等等。 (二) 寓言与文学 寓言作为一种边缘文体,与文学有不解之缘。文学家们除了创作寓言之外,还喜欢采用寓言的手法来写作别的作品。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梅特林克的《青鸟》,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泰戈尔、纪伯伦的诗歌,都是富有寓言特色的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另中国的《西游补》,《红楼梦》、《镜花缘》等,都有寓言色彩。 (三) 寓言与宗教 宗教家喜欢利用寓言来宣传他的宗教教义。佛教的经典最喜欢运用寓言来宣传佛教哲理,如:《猴子捞月》说明玄乎而抽象的“色便是空”的佛理,《瞎子摸象》批评外道对佛理的片面认识,《三重楼》批评门徒研习佛法时轻视基础的重要性。《圣经》中的《浪子回头》表现了基督教所宣传的宽容博爱精神。 (四) 寓言与政治 寓言是迅速反应时代风云变化的晴雨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俄国克雷洛夫很多寓言都是具体历史事件的反映。如:《猫与厨师》、《乌鸦与母鸡》、《梭子鱼与猫》、《狼落狗舍》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1812年俄国抵抗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伊索寓言》中的《狼与小羊》、《鹞子的回答》等反映了古希腊奴隶社会中贵族对平民的疯狂迫害。《战国策》中的《鹬蚌相争》、《南辕北辙》都是策士们利用一个故事来劝阻国王取消战争而产生的寓言故事。 三、 综合开发寓言,进行多元文化教育 (一) 教材的设计 1,寓言教材分析。下面试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年级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为例,分析寓言入选情况。中小学1-9年级入选的寓言总数达到32篇,其中小学23篇、初中9篇,现代寓言共11篇、古代寓言共21篇,中国寓言共27篇、外国寓言共5篇。小学语文教科书“语文园地”中也有选入寓言的情况,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4中“我会读”选了《骑驴》,三年级上、下册,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的成语故事中分别选了《刻舟求剑》、《买椟还珠》、《邯郸学步》。总体上来看,人教版教科书编者对寓言这一文体是非常重视的,寓言的选材范围涉及古今中外。 2,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来看,提出如下建议: (1),对于中国寓言来说,虽然教材中选入了三篇民间寓言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