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政治rj版.ppt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政治rj版.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政治rj版

[考纲展示]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知识梳理] [问题探究] 1.连线 2.判断正误 (1)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 (2)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   ) (4)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指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一切成分。(   ) (6)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 (7)秦的统一,使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   )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见证 对中华文化特征的理解可以从静态(空间)和动态(时间)来理解。源远流长主要阐明了文化的动态流程和时间观念,强调文化的时间久远和继承性。博大精深主要阐明了文化的静态内涵和空间概念,主要阐明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强调内容的广泛。 (2012·北京高考)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 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答案:C 二、我们的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2.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3.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①“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如历史上中国对所有的外来宗教都一视同仁,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由传播,在中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甚至把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包容性的一个很好注释。 ②“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即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既包涵兼容,又始终保留自身的体系和特点。 (2)表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存而不相悖”,正是这种包容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中华民族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回答本题容易被材料中的“岭南地区的地域”所迷惑而选A项,所以做题中要注意题干最终的指向性——岭南文化在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回扣教材则是包容性,故选B项。 答案:B 三、中国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问题上,存在着两个思维误区: 一是认为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就没有相同的部分;二是认为既然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各民族文化都是相同的。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但不等于民族之间文化无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012·海南高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