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风病及麻风反应的治疗
麻风反应处理 病情严重者,可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或地塞米松10-15mg加入糖水中静滴,3-5天症状缓解后改用强的松口服。反应停、B663对I型反应无效。 激素用药指征: 1.急性N炎; 2.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3.睾丸炎; 4.严重ENL伴发热; 5.急性喉水肿。 麻风反应处理 激素治疗注意事项: 1.凡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精神病、消化性溃疡及病毒感染者应慎用或禁用; 2.初始剂量要大,治疗I型反应时应在24-48h内控制疼痛和N痛,维持量要足够,防止N痛反跳; 3.每日药物应与抗麻风药在早上同服; 4.长期用激素,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给予低盐饮食,适当补钾、钙。 八、麻风反应处理 II型反应首选反应停。初始剂量为200-400mg/天Tid,一般一周内即可控制反应症状,在症状控制后,每周减量100mg,逐渐减量至25-50mg/天,为维持量,维持治疗时间数月到半年。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心动过缓、头晕、视物模糊、嗜睡、口干、疲乏等。该药能引起畸胎,故妊娠妇女禁用,育龄妇女慎用。 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如没有反应停可选强的松,一般初始剂量为20-40mg/天,以后根据病情调整,连续治疗2-3个月。 八、麻风反应处理 对顽固的ENL,皮质激素不能减量和不能用反应停者可用B663 200-400mg/天,连用3个月,症状控制后50mg/ 天维持。该药与反应停合用可作为控制激素依赖的II反应状态。但起效缓慢,常在服药1个月左右才见效。主要副作用为皮肤红染。大剂量口服时可有胃肠不适、视力模糊、皮肤干燥等。 II型反应也可用雷公藤,联合用药时可减少其他抗反应药的剂量。 八、麻风反应处理 II型反应引起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应每小时滴1%的可的松眼水,晚上用可的松眼膏。同时每日2-3次应用1%的阿托品眼水散瞳,防止虹膜粘连。如发生急性睾丸炎,患者需卧床休息,给予止痛剂、强的松和悬带支持治疗。 九、I型麻风反应与麻风复发的区别 I型麻风反应 麻风复发 机 制 机体对麻风杆菌抗原之迟发超敏反应 持久菌繁殖、耐药菌所致或再感染 发生时间 疗前、疗中或停药后6个月内 MDT停药一年后 发 病 突然、几天到几周明显加剧 慢,历时几月逐渐明显 皮 损 原有皮损部分或全部迅速肿胀、高出皮面、扩大有压痛 皮损一般无水肿、压痛 N受累 一条或多条N迅速肿胀,疼痛和触痛,多伴功能障碍 可有1-2条N受累,一般无明显疼痛和触痛,运动功能障碍发展缓慢 皮肤查菌 升级反应细菌减少,降级反应增多 细菌明显增多 激素治疗 效果显著 无效 谢谢! 无为县皮防站 任晓华 2011.5 一、麻风反应的概念和分类 指在麻风病的慢性病程中由于免疫状态的改变而突然发生病情活跃或加剧.临床上有皮损红肿、扩大,或突然出现许多新皮损,或者剧烈神经肿痛,虹膜睫状体炎、淋巴结炎、睾丸炎和发热等全身症状。麻风反应可以是麻风病初发或复发的首次症状(病人往往在反应时来就诊)、又是各型麻风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反应往往增加患者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若不及时适当处理,常引起急性神经功能的丧失,导致患者畸残。 麻风反应的概念和分类 根据免疫学特点和症状、体征的不同,临床上分为I型、II型和混合型反应。 二、麻风反应的诱因 妊娠、手术、分娩、并发感染、酗酒、精神创伤、过度疲劳和接种疫苗等可成为反应的诱发因素。这些诱因干扰体内免疫系统的平衡状态,造成平衡调节机制紊乱,从而诱发麻风反应。 三、麻风反应的机制 由于免疫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对麻风杆菌抗原的急性超敏反应,它是一种变态反应炎症变化的过程。 I型反应是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属机体对麻风杆菌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主要见于免疫状态不稳定的界线类(BT、BB、BL)患者,尤其是BB,往往在首次治疗6个月左右发生升级(逆向)反应(免疫力↑,向TT端转变),降级反应较少见。而TT和LL为两极型麻风,免疫功能相对稳定,一般不发生I型反应。 麻风反应的机制 II型反应系麻风杆菌抗原和相应抗体相结合的免疫复合物反应,属体液免疫反应,主要发生在疗前、中、后,尤治疗7-12个月后LL或BL病人。DDS单疗时,有1/2LL病人和约1/4BL病人发生此反应,此反应不伴有细胞免疫光谱上的转型(即无升降级反应)。 麻风反应的机制 混合型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存在的一种反应,主要见于BB、BL患者。 四、麻风反应临床表现 I型反应时皮损在几天内或几周内红肿高起,斑疹变成斑块,色红或呈紫色,皮损水肿、触痛,可出现新皮损。全身症状轻微,面部和手足末端水肿明显。可有一条或多条N受累,表现为N粗大、触痛,以尺N受累最常见,显著粗大直径可达2-3cm,功能丧失明显。有时手足和面部肌肉在24-36h内突然瘫痪,出现垂腕、垂足和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动车检测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题)(1).docx VIP
- (一模)九江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考试题库.pdf VIP
-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经典】.pdf VIP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3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宫崎骏《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电影介绍PPT模板.pptx
- 2021年中考英语介词专项练习题45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教育机构年度总结和来年规划.pptx VIP
- 从“洋芋”到“土豆”文化融合——马铃薯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