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代教育题材电影.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题材电影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题材电影[摘要] 教育题材电影在中国当代影坛上不断涌现,引起人们对同类题材影片的反思。从教育问题涉及到的教育资源、教育体制、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四个方面出发,可以更好的探寻中国当代教育题材电影的叙述模式。 [关键词] 教育资源 教育体制 教育者 被教育者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04 从1987年陈凯歌执导的影片《孩子王》开始,教育问题,这个原本与电影的大众娱乐和商业属性相背离的素材,在中国当代电影的主题选取中不断被提及。概括的来说,教育问题涉及到四个方面:教育资源、教育体制、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来探寻中国当代教育题材电影的叙述模式。 一、贫瘠的土地与教育资源 中国当代教育题材电影,向来不缺乏对教育资源问题的关注与表达,而且表达的重点往往围绕着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就将视线锁定在中国北方农村,在这里,失学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导演张艺谋用纪录片的形式削减了电影的美学特质,却展示给观众一个真实的生活切面。13岁的代课教师魏敏芝把教学变成了一场纯粹看护式的人数清点,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贫困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匮乏,因为贫困孩子们失学,而越是失学就越丧失脱离贫困的机会,这是一个难以摆脱的魔咒。张艺谋用电影呼唤对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的更多关注,这样的呼唤无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暂且不说这部影片获得的诸多国际国内奖项,该片在浙江首映时的现场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一个都不能少》首先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在540名观众中,有197位观众认为“非常好看”,284位观众认为“好看”,两者相加占有效问卷的89%,其中84%的观众表示会向别人推荐这部影片。 随着《一个都不能少》(1998)获得的巨大成功,反映教育资源匮乏的影片在国内影坛上越发多见,2003年杨亚洲执导了影片《美丽的大脚》,影片着力塑造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张美丽,她忘情地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那份无私与执著令人动容。然而,张美丽带领的那群孩子的境况更是令人担忧。没有教学设施,没有正规的教师,有的只是张美丽对接受学校教育的个人觉醒。然而依靠个人的觉醒与奉献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的困境依旧悬而未决。 不仅如此,《水凤凰》(2008)、《走路上学》(2009)、甚至更早期的《凤凰琴》(1994)、《孩子王》(1987)等教育题材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与环境的严重匮乏。可以说,教育资源的匮乏似乎成为中国当代教育题材电影的一种固定表达,也成为观众提及教育题材影片时的一种思维定势。应该指出的是这类影片的出现必然有其现实根源,按照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我国85%的地区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而另外的15%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村。我国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体制是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模式,这种体制决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由乡甚至村一级来承担,在一些贫困地区,县和乡根本无力承担这一重担。《美丽的大脚》中乡里财政困难拿不出给学生们购置电脑的经费;《孩子王》里的学生们没有课本;《水凤凰》里的学生们没有像样的桌椅等等都在反映这一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除此之外,出于对提高办学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考虑,在农村地区曾一度出现把那些生源少、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学校砍掉的“裁撤并”政策,这样有些地方的孩子上学就需要跋山涉水,《凤凰琴》里界岭小学的孩子们每天要走很远的路来上学,《走路上学》中的瓦娃和娜香姐弟俩甚至需要冒生命危险溜索过江才能上学。 应该说,当代教育题材电影中对教育资源问题的阐述直观而生动的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让观众将视线转向了贫困地区挣扎在求学之路上的孩子们,这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二、未被讨论的教育体制 相对于中国教育题材电影对资源匮乏问题的强烈关注,对教育体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影片确实有些乏善可陈。80年代以来,世界影坛上反映教育题材的优秀影片不断涌入观众视野,美国电影《死亡诗社》(1989)和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都把场景设置在以凝重、严肃风格著称的学校,这类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院校传递给学生的理念是绝对服从与激烈竞争,两部影片分别设置了两个人物来对抗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一个是采取反传统教育方法的基廷老师,他鼓励学生用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另一个是与众不同的学生兰彻,他从兴趣而非功利目的出发来学习,用各种恶作剧讽刺刻板的教育制度,从电影中观众可以窥见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除了针对精英教育的影片,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电影《录取通知》则选取了一群后进学生作为表现对象。但是不论是精英人才还是放牛班,这些电影通过不同的形式反思的却是同一个问题:何谓好的教育? 以上这些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