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宜兴紫砂特色及历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宜兴紫砂特色及历史

浅谈宜兴紫砂特色及历史摘 要:江苏宜兴古名荆溪、阳羡,地处太湖西岸,具有久远的烧陶历史。本文简要分析了宜兴紫砂的特色及与饮茶习俗的渊源,使这一陶瓷品种被更多人所了解、认识。 关键词:紫砂壶;特色;历史 1 前言 宜兴特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制品称作“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近千年来,紫砂经过产生、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历久不衰,于是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并列一个陶都――宜兴,产品畅销国内外。 2 简析紫砂原料特色 紫砂原料是颗料较粗的陶土,它和景德镇、龙泉窑的瓷土同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但铁、硅量较高。从颜色上主要分为三种:一种呈紫红色和浅紫色,称作“紫泥”,肉眼可以看见含有云母微料,烧成后为紫黑色或紫棕色;一种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称作“段泥”,烧成后为浅灰色或灰黄色;还有一种呈红棕色,称作“红泥”,烧成后为灰黑色。这三种陶土,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都有蕴藏,紫泥最为丰富,根据宜兴陶瓷工业公司的研究,利用这些陶土来烧制器皿,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紫砂原料经过澄淀、炼制,可塑性好,烧制过程中收缩率小,烧成范围大,产品不易变形。 二是紫砂成品的吸水率2%,说明它的气孔率介于一般陶器和瓷器之间。紫砂原料中存在大量团聚体,团聚体内部有闭口气孔。烧成时,团聚体产生较大的收缩,它的周围又生成一层断断续续的气孔,大部分属于开口气孔,显气孔率约为5%。这样质地的器皿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用来栽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不易烂根。 三是泥料分子排列呈鳞片状结构,与一般陶瓷泥料的颗粒结构不同。因此,紫砂成品冷热急变性好,热传导性低,作为茶具抚摸不烫,寒冬季节沸水注入及火上煎烧都不易炸裂,优于一般瓷器。 四是紫砂泥有海棠红、朱紫砂、葵黄、墨绿、白砂、淡墨、沉香、水碧、闪色、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新铜绿等几十种颜色,全凭原料呈现的天然色泽,成为紫砂器高雅、质朴的装饰。 3 紫砂茶具与饮茶习俗的渊源 中国是茶树的故乡,很早就开始了茶的种植和利用。西汉王褒《僮约》、东汉末年华佗《食论》、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陆羽《茶经》、白居易《琵琶行》、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卖茶、饮茶的许多史料和论述。人们认识到茶有止渴、提神之功;商人或肩挑担子或乘船到几百里以外去买茶叶;市面上有人设铺卖茶,提瓶卖茶,顾客可投钱取饮;饮茶的方式有“烹茶”、“煎茶”、“点茶”;饮茶的普及程度是“比屋饮”、“穷日尽夜”、“俗遍天下”。与饮茶有关的器皿,有茶盏、汤盏、茶筅、茶碾、茶瓶、茶瓶、汲水瓶和花瓶等等。至于茗壶,民间传说苏轼设计过“东坡壶”,是一大型提梁壶。到了明代,在汉族地区,散茶、芽茶取代了膏茶、饼茶,方式改为泡茶,茗壶成为主要茶具。茗壶在明代初期仍然较大,以后逐渐变小。福建、广东一带饮用乌龙茶之“功夫茶”,茗壶更是小得出奇。《阳羡名陶录》卷下引周澍《台阳百咏注》,说台湾人品茶“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鼻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 基于紫砂器特有的性质,它在历史上多作茶具。紫砂茶具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紫砂器发展史的基本部分。宋人欧阳修、梅尧臣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认为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色紫红、泥质粗糙、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分为壶。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行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4 紫砂陶瓷的历史研究方法 在陶瓷史研究的领域内,有过四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器物的使用者和收藏者,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认识对象、取得知识,着重文献研究,这是古董家的方法;二是从陈万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窑址的考古普查和重点发掘,通过地下出土物进行研究,这是近代考古学家的方法;三是从周仁开始,对陶瓷碎片标本进行微观的和岩相显微的观察,作定性、定量的测试,找出不同时代使用材料的规律,不认识对象的特征,这是硅酸盐学者采用的科学方法;四是以现代工艺厂为作业基地,依靠工艺技师和艺术家,进行工艺和生产全过程的考察,从而推知其历史。我们知道,历史可以作顺向考察,也可以作逆向考察。对紫砂器的研究,把这四种方法尽可能结合起来进行,一定会获得更多更新的成果。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