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经济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海经济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淮海经济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摘要:淮海经济区,是一个松散的经济型组织,由苏、鲁、豫、皖四省接壤的20个地级市组成。本区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8个,另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2处。文章对区内旅游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区内各城市旅游开发的核心产品、形象定位及开发竞争力。根据分析,提出沿河、沿海联合开发,资源深度开发等建议。 关键词:淮海经济区;淮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一、淮海经济区概况 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由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的20个地级市组成。包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山东省的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日照、泰安、莱芜;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蚌埠、毫州;河南省的开封、商丘、周口,共有97个县(市)、51个区。中心城市为徐州。经济区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3亿人,约占全国面积的1.8%和总人口的10.3%。该区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承南启北,东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地处沿海中心位置。该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区内有泰山、曲阜等历史名胜和孔子、刘邦、项羽以及周恩来等众多名人遗迹,是中国旅游内涵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淮海经济区交通便利,区内京沪、京九、陇海、新石二纵二横铁路干线形成“井”形框架,京福、京沪、连(云港)一霍(尔果斯)、日东高速公路及国道干线构成密集运输网络。连云港、日照港为天然深水良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南北,航空线路基本覆盖经济区。便捷的交通使本区具有货畅其流、人便其游的优势条件。淮海经济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在历史上也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其共同的文化朔源便是淮海文化。由于这一区域既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故对其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探讨分析,以使区内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充分发挥区域联合优势,合理配置,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二、淮海经济区域旅游资源区域分布特征 1.东部、北部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西部、南部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 本区东部沿海既有阳光、沙滩、碧海(3S)的滨海景观,如日照、连云港。又有滨海湿地的生态景观,如盐城。北部主要分布有山体景观,如泰山、蒙山和莱芜大峡谷。本区的西部、中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着历史文化等人文类旅游资源,如西部开封的宋文化,中部徐州的两汉文化,南部蚌埠的淮河文化。 2.历史人文类旅游资源分布广泛 淮海经济区内除东部、北部一些地区分布有自然旅游资源外,其余西部、中部和南部都是以人文历史类旅游资源为主,人文气息浓郁,如济宁的孔孟文化,河南鹿邑的老子文化,徐州的两汉文化,商丘的先秦文化、商文化,连云港、周口的史前文化,开封的佛教文化,徐州、蚌埠的古战场文化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又有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运河文化、漕运文化,以及黄河文化、淮河文化等大河文化旅游资源。另外还有菏泽的花卉文化、盐城的盐文化、亳州的养生文化等比较有特色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可见,人文旅游资源在本区分布相当广泛。 3.水体旅游资源多沿淮河、运河分布 淮海经济区内有京杭大运河、淮河、黄河等多条河流通过,因此,有许多沿河城市都进行了自然水体类及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济宁(运河之都)、枣庄(江北水乡)、宿迁(楚风水韵,休闲绿都)、淮安(漕运之都)都对京杭运河进行了旅游开发,都在打“水都”的牌子。又如淮河流经的阜阳、蚌埠分别开发了“颍州西湖”和“淮河风情”等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 三、淮海经济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及形象定位分析 淮海经济区内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两处(曲阜三孔和泰安泰山),国家级旅游区(点)39处,其中山东22处,江苏9处,河南5处,安徽3处。本区各市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种类及形象定位如表1所示。 从产品开发方面来讲,既有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如开封的“包公祠”、徐州的“楚王陵汉墓景区”;也有休闲度假型及生态型等新兴旅游产品,如连云港的“连岛海滨度假区”、日照的“山海天度假区”以及盐城的“麇鹿生态旅游区”。从产品结构类型看,产品开发种类相对比较集中,主要以文化类旅游产品为主,如济宁的三孔、六艺城,徐州的淮海烈士纪念塔、龟山汉墓,宿州的垓下古战场、虞姬墓,开封的包公祠、开封府,淮安的周恩来故居、吴承恩故居,亳州的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三国览胜宫,商丘的古城景区、燧皇陵等等。 从旅游形象定位方面来讲,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古”,像徐州定位古都彭城,枣庄定位运河古城,开封定位七朝古都,商丘定位三商之源等等,这些形象定位不仅体现了其旅游产品的历史属性,还是其文化久远的具体表现。另一个特点是“淮”,纵观整个淮海区域,各市旅游形象定位都有一股“淮水风韵”,如蚌埠“淮河风情”,淮安的“盱眙龙虾节”,淮北的“百湖之城”等都与淮水的流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