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东城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0——2010学年试题.自西向东自转 B.具有大气层
C.存在生命现象 D.拥有卫星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提供光热资源和化石燃料 B.产生磁暴和极昼现象
C.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D.诱发潮汐现象
小玲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
(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图1),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
(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3、4题。
3.小玲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A.傍晚 B.正午
C.下午 D.凌晨
4.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 D.流水沉积(堆积)
读图2“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5~7题。
5. 图中序号所在位置属于外部圈层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正确表述是
A.甲——重熔再生
B.乙——变质作用
C.丙——沉积作用
D.丁——冷却凝固
7. 主要由图中M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长江三角洲 B.东非大裂谷
C.喜玛拉雅山 D.日本富士山
8.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9.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该做法使
A. 太阳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短波辐射增强 D. 大气逆辐射增强
读图3,回答10、11题。
10.如果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G处气温比H处高
B.E处气压比H处高
C.气流②为自南向北的水平运动
D.气流④为自东向西的水平运动
11.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为降水,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为地表径流,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为蒸发,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D.环节④为水汽输送,是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
12.地转偏向力对气流、洋流、河流等都会产生影响,由此
A.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南风偏转成西南风
B.全球各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均会发生偏转
C. 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洋流左偏
D. 我国河流的左岸与右岸侵蚀不同
读图4“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此时北半球是
A.B.C.D.14.此季节甲地
A.B.C.D.读图5“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
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1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变小,污染程度减轻
C.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D.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永久冻土带融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物提早开花,昆虫提早出现…… 。据此回答18~20题。
18. 全球变暖导致
A.粮食总产量增加 B.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C.气象灾害增多 D.酸雨出现频率增多
19.冰川消融对我国青藏地区造成的影响是
A.导致山地雪线下降 B.改变冰川生态环境
C.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D.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20.资料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A.复杂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差异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2001年以来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回答21、22题。
21.华北平原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A.华北地区多旱灾 B.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C.华北地区水库干涸 D.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夏季
22.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措施有
A. B.C.D.
A.洪水泛滥 B.农作物受冻害 C.旱情加重 D.沙尘肆虐
读表1,回答24、25题。
表1 1978~2006年北京市人口变化抽样表
年份 1978 1996 2006 出生率(‰) 12.9 8.0 6.2 死亡率(‰) 6.1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