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艾鸿)艾滋病的病理及预防.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艾鸿)艾滋病的病理及预防

艾滋病的病理及预防 姓 名:刘艾鸿 学 校:呈贡县惠兰园小学 学 段:小学 地 址:呈贡县惠兰园小学 邮 编:650655 联系电话艾滋病的病理及预防 关键词:艾滋病;病理;预防 摘要:艾滋病:英文的缩写(AIDS)学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新发现的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因毒(AIDS病毒)感染传播的传染病。艾滋病的发病机理是浸入人体后专门侵害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从而使T-4淋巴细胞过早老化死亡,于是T-4淋巴细胞大量减少,继而使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衰退直至丧失造成人体对任何感染失去抵抗能力艾滋病,是一种新发现的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传播的传染病。此病菌1981年首先在美国报告首例病人,1982年正式命名,由其有强烈的传染性和高度的致命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惧,被称之为:“当代人类新瘟疫”、“超级癌症”、“二十世纪新世界鼠疫”。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短短20余年,艾滋病的阴影就已经笼罩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据专家估计,到目前为止,累计感染人数已近100万人,严重地危害着我们宝贵的生命和赖以生存的家园。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人数将发展到1000万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字啊!而我市也已经受到了艾滋病魔爪的威胁。 目前已成为毒害面最广的全球性卫生问题,至今为至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几乎无一例走向死亡,据有关方面介绍载止199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17316例,其中,艾滋病患者647例,死亡356例,疫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有关专家预计,到去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50万人。作为其促进艾滋病传播的性病,近年来在我国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每年以年发率上升20—30%的速度增加。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病体携带者,目前的大量事实证明,艾滋病主要是通过体液加以传播,在实验室中已从病人的血液唾液、眼泪、乳汁、尿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但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精液和血液,世界卫生组织上1986年12月公布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已证实的传播途径: 、感染者有过密切的性接触; 2、被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3、受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新生儿(可由母体垂直感染); 4、静脉注射毒品者,或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5、用感染者的器官、其他组织精液作为供体。 未证实的传播途径: 1、偶然的社交接触,包括日常工作、学校等中的接触; 2、食物或水: 3经空气、粪便或经口途径; 4、昆虫。 艾滋病病毒是当代最新发现的一种致命性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专门侵害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从而使T—4淋巴细胞过早老化、死亡。于是T—4淋巴细胞大量减少,继而使个免疫系统的功能衰退直至丧失,造成人体对任何感染失去抵抗能力。 感染上艾滋病毒不等于发病,需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的时间为6个月至5年不等,发病后的症状一般有以下几点: 1、患者全身乏力,晨较为明显。 2、发烧。 3、夜里盗汗,有时白天也出汗。 4、颈部,肩下、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肿大,但无疼痛感觉。 5、纳差、身体很快消瘦,有许多患者一个月内最多消瘦15斤左右。 6、皮肤出现斑点、疹子甚至水疱等症。 7、大便不正常,小便次数增多。以后可有一段时间没有症状,经过2—5年即可出现卡波济氏肉瘤及机会性感染等细疱免疫缺陷的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艾滋病的病程可分为个时期,即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相关综合症,发展为艾滋病。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 已被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但不表现出任何症状,血液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表现为一般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约有90%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不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或艾滋病,仅保持抗体阳性。 2期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 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病人除腹股沟淋巴结外有2以上直径大于1厘米的淋巴结,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而原因不明,同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腹泻、盗汗等症状。 3期为艾滋病期 空出表现是条件性感染,包括细菌、真菌、原虫等感染和发生恶性肿瘤。根据条件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发生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四种临床类型:一是肺型,肺部的感染约占艾滋病症状的一半,最常见的是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约占80%病人缺氧、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多数患者死于本病。二是枢神经系统型,由多种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或肿瘤,血管并发症及中枢N的脑损害等,引起头痛、意识阻碍、痴呆、抽搐,以及周围N功能等障碍。三为胃肠型。表现为高热、不适乏力全身淋巴结肿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