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寻机看“黄冈密卷”湖北大别山区县域经济逆势而起的启示.docVIP

危中寻机看“黄冈密卷”湖北大别山区县域经济逆势而起的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中寻机看“黄冈密卷”湖北大别山区县域经济逆势而起的启示

危中寻机看“黄冈密卷” ——湖北大别山区县域经济逆势而起的启示 作为著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湖北省黄冈市近年来异军突起,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黄冈县域经济依然活力十足,创业创 新的热潮涌动,表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为中西部地区危中寻机呈上了一份精彩的“黄冈密卷”。据统计,去年黄冈市GDP增幅达15%,首次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前两个月,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指标的增幅,都居于全省首位。 “无中生有”大办工业项目 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用三个字来形容黄冈的“底色”:一是“农”字,传统的农业大市,没有大工业、大项目,没有支柱支撑;二是“红”字,在缔造共和国的峥嵘岁月中,200多位将军彪炳史册;三是“贫”字,十个县市区有五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省级贫困县。 黄冈市还是一个教育名城,近年来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等竞赛中屡有斩获,“黄冈密卷”在教育界久负盛名,而“三字底色”就如同给大别山区发展出了一份“奥赛难题”。但是,三月下旬,记者实地踏访黄冈大地,真切感受到“红”土地上一个“热”字,到处是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面,一个个工业新区拔地而起,正挥笔如神破解这份“奥赛难题”。 位于团风县钢结构产业园区的中南钢构公司正在加紧建设。这个总投资过亿元的建设项目今年元月开工,4月中旬即将试投产。目前公司已经承接2009年项目合同额超过2亿元。在团风钢结构园区里,已落户项目26个,总投资达39亿元,全部投产可创年产值百亿元,安置就业1万人,钢构产业成了这个贫困县的新支柱。 团风县委书记孙璜清告诉记者,几年前《湖北日报》有一篇报道,称武钢生产的钢材要运往浙江萧山加工成钢结构,再运回武汉作建筑材料,白白增大了成本。看到报道他就想,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借助毗邻的优势,“无中生有”发展钢构产业呢?从2006年1月引进首家钢构企业“潮流钢构”,到如今,团风县已和萧山一起,并为全国两大钢结构生产集中区,被称为“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 在黄冈各县市,一个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脱颖而出。全市具备一定基础的产业集群已达29个,网络企业1750家。团风钢构、蕲春药材、麻城汽配、武穴医化、黄州饮品被列入了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行列,造船、窑炉、茧丝绸等新兴产业也方兴未艾。造船业生产能力达227万载重吨,成为全省仅次于武汉的造船基地。拥有60多家企业、5万多工人的窑炉产业,撑起了全国窑炉市场“半壁江山”。扎堆式发展的产业集群,改变了多年来“有农无工”的局面,日渐成为革命老区的新支柱。 “开门迎商”力促全民创业 办工业、上项目要资金,老区最缺的就是资金。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说,黄冈工业存量低,要突破性发展,一靠引外资,二靠启民资,即外抓招商引资,内抓全民创业。“过去黄冈有二百个将军,两千个教授,现在我们要打造两万个甚至二十万个企业家和老板。” 著名的“教授县”蕲春县也是李时珍的故乡,“李时珍”这一历史文化品牌成了这里的精彩一笔。8年前引进台商投资万美元兴建的李时珍医药集团,如今已跻身湖北医药行业前十强,年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并且带动全县160多家医药企业和药材种植基地的聚集发展。 在此基础上,蕲春县以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和特色资源为依托,用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吸引客商。一批批在外成功人士纷纷回乡兴业,投资专家汪潮涌40亿元回乡创建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园,深圳企业家黄凤金20亿元回乡建设李时珍国际医药港项目。蕲春县委书记熊长江说:“我们就是要把蕲春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文化软实力变成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真金白银’。” 如今,黄冈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大变化,“没有枪、没有炮,外商给我们造”、“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客商迎进来”成了新的民谚。引进一个人,搞活一座城;落户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引进伊利乳业等饮品生产企业,不仅形成年产值过40亿元的饮品产业集群,还带动了万头奶牛的养殖业。 黄冈市、县两级还大力营造创业氛围,对创业明星、纳税大户、致富标兵、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实行重奖,出台政策激励百姓创业家、能人办企业。近三年,有4000多名黄冈籍人士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千万元的企业近百家。 面对当前形势,刘善桥书记说:全球金融危机之危,便是“弯道超越”之机;经济下行之危,便是万商西进、产业转移、抢商落户之机;农民工返乡之危,便是全民创业之机。去年黄冈市新引进建设项目1421个,总投资967亿元,今年一季度已经新开工项目176个,同比增加102个。仅蕲春县,就有10个10亿元项目正在实施。 因好得快方能“弯道超越”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作为工业化后发地区,黄冈市并不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