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作学种植模式
上课一老兄在玩手机,不幸,被班主任在窗外寻查发现了。班主任不想打断课堂秩序,给该同学发了个短信,“干啥呢?” 不巧该生没存班主任的电话,遂回复短信: 老兄回:“谁啊,上课呢。” 班主任回:“看窗外!” 老兄回:“谢了,班主任盯着呢,下课再说。” 我国复种的发展概况 1949年我国作物复种指数为128%,1952年为131%,1999年达155.1%,2006 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为166.71%。 据中国种植制度区划、全国一年三熟制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21.5%,一年二熟制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51.7%,则全国平均复种指数理论上可达到195%。复种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2000万亩(133万hm2)的播种面积。 虽然复种增产效益显著,但一个地区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才能实现复种,才能达到复种的高产高效目的。否则,即使勉强实行了复种,但并没有增产增收,甚至还会减产,出现所谓“秋赶夏、夏赶秋,两茬不如一茬收”和“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的被动局面。复种的成败和复种程度首先取决于气候条件,而复种的效益高低则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 能不能复种看热量 复种的多少看水分 复种的产量看地力 复种的快慢看机械 复种的成败看效益 间混套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生态位理论与间混套作增产的实质 复合群体的光分布与光能利用理论 作物竞争与互补理论 3、作物竞争与互补理论 复合群体光资源的竞争与互补 复合群体对矿质营养的竞争与互补 复合群体对水资源的竞争与互补 复合群体作物组分的竞争与互补 复合群体时间上的互补与竞争 边际效应指间作套种时,作物高矮搭配或存在空带,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与内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的产量效益。 高位作物由于所处位置高,通风照光条件好,根系分布范围广、竞争能力强,其生育状况和产量高于内行,表现为边行优势;而矮位作物边行由于受高位作物的影响,生长状况和产量往往弱于内行,表现为边行劣势。 补偿效应 定义 间混套作复合群体中,由于多种作物共处,能减轻病虫害、草害和旱涝风自然灾害的效应称为补偿效应。 当不适宜作物组合在同一群体时,可能导致病虫害的加重,发生致害效应。 甘蔗-中毒毒理 甘蔗霉变多由于长期贮存,越冬受冻后化冻,在适宜的温度下真菌在甘蔗中繁殖所致,节菱孢霉菌是霉变甘蔗中毒的病原菌,该菌所分泌的耐热性水溶性成分3-硝基丙酸是引起中毒的主要亲神经毒性物质。毒物的主要靶器官为中枢神经和消化系统,重症病例可出现肺水肿及血尿。中枢神经为弥漫性损害,病理变化主要为脑水肿并可损害锥外系统,后遗症常难复逆。 二、间混套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1. 生态位理论与间混套作增产的实质 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 组配成具有空间成层性分布和时间演替性分布的作物田间群体结构 发挥作物间的互补作用,削弱竞争关系 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显著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般作物群体的消光系数在0.7左右,透光系数大多在0.5左右,即每通过叶面积指数1,光强约减弱一半。 太阳光进入作物群体后呈指数函数递减,即叶层按算术级数增加,光的透过率按几何级数减小。因此,如何调整叶片分布,优化群体受光结构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键。 二、间混套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2. 复合群体的光分布与光能利用理论 (1)作物群体内光分布的基本规律 二、间混套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2. 复合群体的光分布与光能利用理论 (1)作物群体内光分布的基本规律 一般来讲,理想的光分布与叶群结构: 适当大的叶面积,叶倾角上大下小,冠层呈伞状结构,群体内光分布上下均匀,并能使强光经过叶群结构调整变为中等光。 二、间混套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2. 复合群体的光分布与光能利用理论 (2)复合群体的冠层结构与密植效应 立体结构是复合群体最显著的特点。不同株高→间、混、套作,田间结构高矮相间,相当于单作时的伞状结构,并改变了单作群体的平面受光结构,形成了立体受光结构。 密植效应指复合群体的混合密度大于单作所起到的增产增效作用。 二、间混套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3. 作物竞争与互补理论 (1)复合群体光资源的竞争与互补 需光多 前作 株型 (高位紧凑,矮位松散) 光强适应性(高位喜光,矮位耐荫) 组分高度差(过大遮荫严重,过小无立体) 间距(过小遮荫严重,过大浪费资源) 矮位作物幅宽(过小遮荫严重) 种植行向(因纬度、季节而不同) 喜光需光多 高位 增强互补消弱竞争措施 互补 竞争 苗期需光少 后作 套作 耐荫需光少 矮位 间混作 二、间混套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3. 作物竞争与互补理论 (2)复合群体对矿质营养的竞争与互补 一般比单作消耗更多矿质营养,也提供更多还田有机质 耗肥最大期的错位 种类和数量不同 养分 需求 相互穿插(非移动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VIP
- 200句搞定高考词汇.pdf VIP
-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HITACHI日立空气净化器EP-A5000.doc VIP
- 16J604 塑料门窗(建筑图集).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解答题专题训练 (12)(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药店员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ACP云计算考试题库.pdf
- 2025年及未来5年高级铝制品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