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富勒烯的应用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富勒烯的应用现状

富勒烯(C60)研究与应用现状 富勒烯(C60)研究与应用现状 大连工业大学 摘要:富勒烯发现至今只有短短20年时间,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目光,因此在这20 年中,使得C60化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章综述了富勒烯的几种合成方法,并阐述了目前常用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富勒烯;合成方法;应用 引言 富勒烯的发现始于1985 年Kroto 等【1】在高真空环境下激光溅射石墨的研究。利用这种方法只能产生数以千计的富勒烯分子,根本无法进行富勒烯详细的性质表征研究, 当然更谈不上应用。1990 年,Krastchmer 等【2】发明了低压氦气环境下石墨电极电弧放电法合成富勒烯,能够得到克量级的C60 产物。由于富勒烯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在材料、化学、超导与半导体物理、生物等学科和激光防护、催化剂、燃料、润滑剂、合成、化妆品、量子计算机等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1991 年富勒烯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分子,富勒烯被列为21 世纪的新材料。此后,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发明了更多生产富勒烯的方法,例如连续石墨电极放电法、激光配合高温石墨棒蒸发法【3】 、引入铁磁性金属催化剂法【4、5】 、高温等离子体石墨蒸发法【6、7】,苯高温火焰燃烧法【8-10】等。而且富勒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而富勒烯产品在未来社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富勒烯的合成方法 2.1水下放电法 水下放电法【11】将电弧室中的介质由惰性气体换为去离子水, 采用直流电弧放电, 以碳纯度为99%、直径6mm的碳棒做阳极, 直径为12mm的碳棒做阴极, 放入2. 5L 的去离子水中至其底部3mm的位置, 在电压为16 ~17V、电流为30A的条件下拉直流电弧, 产物可在水表面收集。 水下放电法不需要传统电弧法的抽气泵和高度密封的水冷真空室等系统, 免除了复杂昂贵的费用, 可进一步降低反应温度, 能耗更小, 并且产物在水表面收集而不是在整个有较多粉尘的反应室。与传统电弧法相比, 此法产率及质量均较高。此法可制备出球形洋葱富勒烯、像富勒烯似的碳纳米粒子、类似碳纳米管和富勒烯粉末。 总之, 电弧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制备方法, 其C60产率可达10% ~13% , 为其物理、化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电弧法制备碳纳米管产率约为30% ~70% , 在电弧放电的过程中能达到4 000K的高温, 这样的温度下碳纳米管最大程度地石墨化, 所以制备的管缺陷少, 比较能反映碳纳米管的真正性能。但由于电弧放电通常十分剧烈, 难以控制进程和产物, 合成的沉积物中存在有碳纳米颗粒、无定形炭或石墨碎片等杂质, 而且碳管和杂质融合在一起, 很难分离。 2.2 CVD法 CVD是制备富勒烯的另一种典型方法。催化热分解反应过程一般是将有机气体(通常为C2 H2 )混以一定比例的氮气作为压制气体, 通入事先除去氧的石英管中, 在一定的温度下, 在催化剂表面裂解形成碳源, 碳源通过催化剂扩散,在催化剂后表面长出碳纳米管, 同时推着小的催化剂颗粒前移。直到催化剂颗粒全部被石墨层包覆, 碳纳米管生长结束。 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的选择, 反应温度, 时间, 气流量等都会影响碳纳米管的质量、产率,尤其是碳纳米管的直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催化剂颗粒的直径【12,13】, 因此通过催化剂种类与粒度的选择及工艺条件的控制, 可获得纯度较高、尺寸分布较均匀的碳纳米管。Ivanov V等用此方法长出了长达50μm 的碳纳米管, 且通过对Fe、Co、Ni、Cu的催化能力比较, 得出纳米级微粒Co催化生成的纳米碳管石墨化程度较好。文献说明实验理想参数: 温度为650℃~700℃, 气体流量C2 H2 = 10mL /min、N2 = 600mL /min, 反应时间60min~70min, 产率高达90%以上。 此方法主要用于制备碳纳米管。它和电弧法比较, 有反应过程易于控制, 设备简单, 原料成本低, 可大规模生产, 产率高等优点。用此方法制备出来的碳纳米管有多种形貌(直的、弯的、螺旋状的)和结构, 且可以控制得到直径尺寸均匀甚至取向一致的碳纳米管, 这就为其形成机制、性能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条件。但是, 由于反应温度低, 制得的碳纳米管层数多,石墨化程度较差, 存在较多的结晶缺陷, 有时管壁有无定形炭, 这些对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及物理化学性能会有不良的影响。 2.3 燃烧法制备富勒烯 苯燃烧法是199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Howard等人发明的,该法是将苯蒸气和氧气混合后,在燃烧室低压环境(约5132kPa)下不完全燃烧,所得的炭灰中含有较高比例的富勒烯,经分离精制后可以得到纯富勒烯产物。因为无需消耗电力且连续进料容易等优点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