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移动模架拼装及施工程序作业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模架拼装及施工程序作业指导书

X局xx铁路(xx段)站前工程xx标段 移动模架拼装及施工程序 (编号:ZY—04—10) 作 业 指 导 书 编 制: 复 核: 工程技术部: 批 准: xx项目部 年 月 1、移动模架现场拼装与试验 1.1 拼装设备和场地及人员 1)设备: 50t流动吊机一台及必须的吊索具;电焊机2台;脚手架若干;缆绳;钳工工具及其它专用工具,如:冲钉Φ24、50个;手锤;扳手;撬棍;梯子;绳;绳卡等。 2)场地:在长70米、宽25米范围内平整,无障碍物。 3)人员:起重工、钳工、铆工、电工、技术人员其它辅助工作人员。 1.2 基本要求 1)拼装人员应熟读图纸,清楚该设备的主要功能及各种动作。 2)整个装、试、拆的过程中应有足够的安全设施。 3)备有水平仪、圈尺、靠尺、测量钢丝、吊锤等检测器具。 1.3 基础要求 1)按施工计划要求在41#台至40#墩跨处安装此移动模架。 2)承台顶移动模架支腿作用点处应用与承台同标号或高标号砂浆抄平。 3)每个临时支墩支架及基础要求承压能力大于60t。 1.4拼装准备 1)桥两侧各15m范围内作为拼装和临时存放场地,要求场地平整; 2)利用41#桥台和40#桥墩安装前后主支腿作为两个拼装支点,中间搭设2组拼装支墩; 3)支墩基础采用混凝土基座,平面尺寸4米x4米,单个基础设计承载力要求大于60t; 4)拼装临时拼装支架采用贝雷片,高度根据实际确定。 5)拼装临时支架墩与造桥机承重钢箱梁间净空不得小于0.4米。 6)41#台从支座中心向后1米处开始两侧净间距不应小于19米,如此,才能安装后辅助支腿。 7)41#台从支座中心向后2米处开始,两侧净间距不得小于14米。 1.5 拼装程序 1)检查并清理干净41#桥台和40#桥墩施工时浇注的预埋件; 2)目测检查所有待拼零件是否异常,润滑脂是否加注,毛刺等异物是否清除,安全措施是否齐备。 3)吊装立柱,使各立柱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吊装41#台40#墩两组主支腿。 注意: a、各横梁顶面标高(共8点)误差小于10mm。 b、支腿上张拉横梁连接精轧螺纹钢筋,单根张拉力20t。 c、支腿下张拉横梁连接精轧螺纹钢筋,单根张拉力10t。 4)按下图所示搭设临时拼装支墩: 程序4临时拼装支墩立面 程序4临时拼装支墩横断面 5)根据现场条件,利用1台50t流动吊车吊装施工方向左侧1号主梁并安放在后托盘和拼装支墩上。 6)依次拼装2号、3号主梁。 程序6立面 程序6临时拼装支墩处断面 程序6墩(台)处断面 7)同法依次拼装施工方向右侧1~3号主梁。拼完后校正两根主梁的平行度,定位尺寸合格后,锁定两根主梁。注意防撞,防旁弯。 程序7临时拼装支墩处断面 程序7墩(台)处断面 8)安装底模横梁及底侧模板;与此同时,安装电气、液压泵站,调整模架并进行试压试验;调整模板并设置预拱度,准备首跨混凝土施工。 程序8立面 程序8临时拼装支墩处断面 程序8墩(台)处断面 9)拆除临时支墩;同时安装翼板及走道、栏杆、梯子、防位移支撑等。 10)全面检查、检测模板及主框架安装质量,并作记录。 11)绑扎钢筋并浇注首跨混凝土;混凝土养生、张拉。 12)脱模;安装前主支腿托盘;安装导梁及前、中、后辅助支腿,并安装各梯子、平台。 13)拆除模板及底模横梁;主梁过孔到位。 14)安装底模横梁及模板,安装配重块;进入标准跨施工。 1.6 试验程序 1.6.1 空载试验 1)拉线测量两根箱梁轨底相对高差;操作边主梁竖直油缸,使整个模床基本同步顶升120mm。停15分钟;再拉线测量中主梁的相对下沉量。然后分三次基本同步下落于滑座上。 2)使两组模架向前移动过孔,并测量纵移速度,使两组主梁基本同步向前移动。 3)回位后,用微调机构准确定位各梁的纵向位置。 4)顶升模床到浇筑位置。 5)在以上动作中,要同步检查电、液、机部分是否正常。记录油压表的读数。 1.6.2加载试验 1)垂直油缸机械锁仅留2mm间隙,同时锁定一切安全装置。 2)按混凝土梁重分布,模拟浇筑混凝土过程进行加载试验。拟采用钢筋及钢绞线作为压重物进行移动模架预压,根据等效原理,满足跨中最大弯矩相等,在跨中堆码钢筋及钢绞线,堆码重量约410t。 根据箱梁底板及腹板混凝土高度,在底板横向3.74m范围内堆码0.6m高钢筋,两侧腹板1.0m范围内各堆码约1.7m高的钢筋及钢绞线,堆码重量要满足410t的要求。堆码尺寸详见下图。 移动模架预压方案示意图 3)压重物堆码前测量移动模架原始标高、挠度,压重后测移动模架的标高、挠度,6小时、12小时、24小时后均测出移动模架变形值并做好记录。同时在加载过程中时刻注意各处支承、各处连接及变形情况。 4)卸载,测定模板表面标高,调整撑杆及支承,使模板表面达到混凝土梁的标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