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上课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点符号上课复习

8、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倒装叹句末叹 9、破折号 例:①“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②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声音延长 声音中断 ⑴破折号像条线,声音延长或中断。 ⑵意思递进与转换,破折号来帮你办。 例:①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②“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啊?” 意思递进 话题转换 ⑶主要任务作解释,时在结尾时中间。 例: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①解释说明的内容在句尾,用一个破折号即可。 例: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②解释说明的内容在中间,就要用两个破折号来表示。 破 折 号 复 习 口 诀 总 结 ⑴声音延长或中断 ⑵意思递进与转换 ⑶主要任务作解释,时在结尾时中间。 (4)与“即”“就是”不套用 10、省略号 ⑴引文未完不全面,说话续续又断断。 例:①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②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引文不全 说话断续 ⑵与“等”不套用。 例:a、山谷回荡着狼、虎、熊……的叫声。 b、山谷回荡着狼、虎、熊等的叫声。 列举用号不用等,用“等”不用省略号 省 略 号 复 习 口 诀 总 结 ⑴引文未完不全面,说话续续又断断。 ⑵与等不套用。 ⑴无逗不分 分号复习口诀总结 ⑵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4、分号使用 ⑴无逗不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 明。 b、李华得了冠军;张明得了亚军;魏超发挥失常,得了第三名。 ⑵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例: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将两个逗号改成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课堂练习 ? 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并列分句内的停顿用分号。(已满足无逗不分的条件) 引 号 复 习 口 诀 总 结 ⑴引用之语不独立,句末标点引号外。 ⑵引用之语能独立,句末标点引号里。 ⑶冒号引号句内标点是一套。 ⑷引用之语不确切(转述),有“说”也不用引号。 ⑸特殊强调和称谓,讽刺反语和否定,简称绰号象声词,节日纪念数字日,要用引号别忘记。 ⑹引中有引,外双里单。 (7) 引文末使用问号或叹号的句子,无论直接、间接引用,均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 5、引号使用 ⑴间接引用(不完全引用)的用法: 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使用点号。 例: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 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间接引用范例 1、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价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3、于丹虽成名于对《论语》的阐释,但她说,自己在考虑这些的时候已经不是在考虑一种文化,“我们应该站在当下,把所有中国文化中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完成一种建设”。 4、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5、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优点。 例:李老师教导他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2)直接引用(完全引用)的用法: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引号之前一般用冒号,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 直接引用范例 1、《荀子?劝学》中写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李强一本正经地说:“真不是和你闹着玩儿,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办成。” 3、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4、“人心中有了春气,秋风是不会引人愁思的。”(载《寄小读者?通讯八》冰心努力涵养小读者心中的春气,这种春气更多地表现在一种博爱的情怀和恬淡的心境上。 5、我们一直以来都说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那么何谓“礼”?东汉刘熙《释名》:“礼者,体也,得事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