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张小龙).pdf

  1.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张小龙)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原作张小龙 微拍创始人@胡震生手抄版 提纲 • 微信回顾 • 用户篇 • 需求篇 • 设计篇 • 气质篇 • UI篇 微信回顾 • 433天,一亿用户 • 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 启动 (2010年11月19 日) 用户数突破1亿 1.0 1月26 日 2.0 5月10 日语音对讲 2.5 8月3 日查看附近人 3.0 10月1 日摇一摇漂流瓶 3.5 12月20 日二维码 4.0 4月19 日朋友圈开放接口 4.2 7月19 日语音通话视频通话 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 • 了解人性 • 了解群体心理 • 产品经理像上帝一样,建造系统并制定规则,让群体在系 统中演化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 我的实验:在路上和在电脑前发的微博的区别:电脑屏幕 (微博本身,内容)也是环境 • 微博上follow 的人就是你的世界 • 朋友圈的拍照和Qzone相册的区别 • 产品营造环境,决定用户反应 人是懒惰的 • 懒惰导致发明 • 懒惰是创新的动力 • 案例:语音查找联系人 时尚是驱动力 • “因为别人都在用” • 人是跟风的 • 在互联网产品中,“时尚”是重要驱动力 • 不要太“工具化” 人没有耐心 • 用户没有耐心看你的说明书 • 如果不能让用户一分钟爱上你 • 产品做好前不轻易拉用户来你的产品 人不爱学习 • 博客的衰落。RSS? • 马桶阅读理论:不要给用户超过马桶上看不完的内容 用户是乌合之众 • 《乌合之众》 • 群体智商低于个体智商 •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是群体,不是个体 • 不用用对待个体的方式来对待群体,尤其是互联网产品 重视“屌丝”用户群 • # 日游所思# facebook, pinterest, instagram, path等产品解决 了人的“存在感”问题。存在感是指人离开了SNS就觉得 自己与人群脱节被孤立而无价值。这些产品在中国不能普 及,因为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比存在感还低一个层次,是 “生存感”。但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既有生存感的 压力,又有存在感的渴望,这群人就是“屌丝”。中国互 联网的主题用户心理和需求,应从了解屌丝群生存和心理 状态入手,搞请了屌丝,就把握住了用户群。 从日常体验中发现本质 • Galaxy Note:时尚?方便长指甲打字 • 触碰开关。比普通开关更贴近人的情感 • 伟大的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 让不上微博的用户来用你的产品 • 他们才是主题用户群,懒到连微博都不上的 • 他们就在你的身边 • 时刻想到,他们才是你的用户 人性化即使以己推人 • 你无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 • 你需要了解人最普遍的心理活动 需求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 • 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性需求 • 不再产品中掺和自己的道德感 • 满足贪嗔痴,但又要用户“少发微信”。世界是荒诞的。 • “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Steve Jobs 对新点子,99% 的情况下否定是对的 • 大部分“我有个好主意”都是脱离需求的 • 不臆想需求 不要用户说要什么就做什么 • 不直接满足用户需求 • 用户需求是零散的,解决方案是归纳抽象的过程 • 用户反馈只是帮助你了解到他们的想法 大部分新功能是可以砍掉的 • 回顾一下,你们做了多少功能,是可以不做的 不从同类产品里找需求 • 涂鸦重要吗? • 从别的产品里,你无法深刻理解需求 不要听从产品经理的需求 • 他们不是用户却以为代表用户 • 他们的分析过于理性 • 他们会要求你加是否在线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