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涉日舆情分析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pdf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涉日舆情分析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涉日舆情分析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 第11 卷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search (Beida) 第 4 期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主办 (总第41 期) 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主编:闵维方;副主编:丁小浩 岳昌君; 编辑:孙冰玉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涉日舆情分析1 丁小浩 罗堃虎 陈帅2 近年来,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载体或平台的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已经逐渐让位于 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等为传播渠道的互动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为中国公众意见的扩散和传 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互动话语平台。以下指标可以反映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现今中国社会 传播的影响力: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两份报纸《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其2013年全年的发 3 4 行量分别约为300多万份;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的调查显示,互联网普及率与 网民规模近年来成迅猛的发展状况。图1表明,截至到2013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4.1%, 网民规模已达5.91亿。另据统计,截至 2013年6月底,网络新闻的网民规模达到4.61亿,网民 对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 78.0%。 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上舆论的传播格局和形成机制, 已经并将继续对涉日舆情生态的改变形成不可忽视的作用。 1 本文为2013 年12 月20 日举办的《中日青年交流的未来朝向》之国际会议而作 2 丁小浩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教授;罗堃虎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陈帅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硕士研究生 3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 年1 月1 日/n/2013/0101/c1026html; 参考消息 网 2013 年11 月22 日/item/6Dz3dzGa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 年7 月 第11 卷第4 期 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 (总第4 1 期)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search (Beida) 2013 年12 月 图1: 中国网民规模和网络普及率 本文使用网络爬虫技术,自动获取中国新浪热点新闻排行榜提供的海量数据,并对所获 取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目的在于探讨新媒体时代涉日舆情的特征,以期为深入理解并 增加中日民间的良性交流和互动提供一个独特的角度。 本文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 1. 在以往靠传统媒体传播的时代,但凡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多是政府,也就是外 交部和国防部的事情,在舆论上通常也只有精英阶层才有话语权,平民百姓很难有表达态 度和诉求的平台。在新媒体时代,涉日舆情的传播方式明显具有舆情传播“碎片化”的特 征,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涉日新闻事件的点击者、传播者和评论者,也即人人都有 1 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图1是涉日热点新闻评论数月合计数 。图1表明,在2012年7 月到2013年10月之间,涉日热点新闻评论数月合计数一般都过百万条,在2012年9月为9 百77万条,接近千万。考虑到新浪只是中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足见新媒体时代中国网民 在表达对涉日新闻的个人意见的时候,主动性和广泛性是惊人的。 1 涉日热点新闻评论数月合计数:每日进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