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博馆讲解词(六).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船博馆讲解词(六)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讲解词 大家好!我是博物馆的讲解员XXX,欢迎各位参观船政文化博物馆。船政文化博物馆原名近代海军博物馆,自2004年改版以来已先后接待了中外游客80余万人次,其中包括了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胡锦涛、李长春、朱镕基以及董建华、曾荫权、连战等港台政要。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五层建筑,从五个部分展示了船政的发展及其成果。眼前的这组浮雕展示了船政独特的文化内涵,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马尾的标志性建筑—“罗星塔”又称为“中国塔”,塔下的这两位是船政的创办人—左宗棠、沈葆桢。船政自1866年创办以来最大的成就在于培养人才,这四位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从左至右分别是启蒙思想家严复、外交家翻译家陈季同、“铁路之父”詹天佑、海军名将萨镇冰。 造船是船政的首要任务,眼前的这艘扬武号是船政全照外洋兵船式样制造的第一艘军舰,它造于1871年,1872年下水之后,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巡洋舰,船长63.33米,吨位1560吨,作为旗舰参加了1884年的中法马江海战。现在看到的这艘模型是按照1:13的比例制作的。 二楼展厅设计成船政衙门。当年衙门落成后,船政大臣沈葆桢亲自撰写了多幅楹联,以激励船政人员艰苦创业。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以一篑为始基,从古天下无难事;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大致意思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能取得成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中国也会出人才。这是对船政学生在学习上的勉励。另外一幅是“见小利则不成,去苟且自便之私,乃臻神妙;取诸人以为善,体宵旰勤求之意,敢惮艰难。”大致意思是抛掉眼前的蝇头小利,去掉自私自利的心,才能取得崇高的成就;有好的意见,就要采纳,为了国家的发展,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不敢有任何畏难情绪。从中可以看出作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要求船政官员在工作中要做到廉洁自律,勤于政务。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船政衙门。进入衙门首先看到的这两尊铜像分别是:左宗棠和沈葆桢。左宗棠和沈葆桢去世后,后人为纪念他们,在马尾修建了一座“左沈二公祠”。祠内有一幅海军总长林建章所题写的楹联“开山两伟人,文襄文肃垂千古,择地多深意,铸舰铸才充四方”。 二楼展厅为船政概览,福建船政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产物,它的创办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船政的创办人左宗棠。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举人,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1866年在马尾创办船政,制造轮船,旋任陕甘总督。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天山北路、南路、遏制外国侵略,建设新疆,并在兰州设织呢局,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光绪七年(1881年)入京任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七月调任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力主抗法,病死于福州,有《左文襄公全集》。 1866年6月25日,闽浙总督左宗棠向清政府提交了第一份关于在马尾设立船政的奏折,眼前的这一份是当时奏折的节选,其中有这么一句: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这份奏折受到清政府的大为重视,前后只有十九天就做了批示,同意左宗棠在马尾设立船政,可见清政府也意识到加强海防的重要性。在船政的创办过程中,有两位很重要的人物:一位是胡光镛,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另一位是法国海军军官日意格,日意格协助左宗棠创办船政,被聘为船政正监督,因此船政创办初期的工程师大多来自于法国。正当左宗棠积极筹备船政建设之时,朝廷下令将其调往陕甘任总督。调任之前,他向清政府推荐沈葆桢为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福州人,林则徐的女婿也是林则徐的外甥,先后担任江西巡抚、首任船政大臣、两江总督等职务。沈葆桢一生勤勤恳恳,清政廉明,晚清名士何绍基评价他“官声清过两江水”。经过沈葆桢的一番苦心经营,福建船政在两、三年之内就成为远东地区规模最大、最早、最专业的造船基地,所以后人评价福建船政是“创于左宗棠,而成于沈葆桢”。展柜中陈列的是中国人参与铺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的一部分,1887年受台湾首任巡府刘铭传之邀,船政学堂下设电报专业的学生参与铺设了这条由闽江口的川石岛到台湾淡水的海底电缆,全长117海里,被誉为“海上电信丝路”。船政的功能有哪些?大家请看这张船政管理体系图。在船政,最高的行政长官称为总理船政大臣,船政下设轮船局和求是堂艺局,轮船局相当于现在的造船厂,下设十三个车间。求是堂艺局后来更名为船政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分为前、后学堂。前学堂聘请法国老师,法语教学,开设造船和设计专业;后学堂聘请英国老师,英语教学,开设驾驶专业。1879年,清政府将船政制造的舰船和船政学堂培养的人才为主体,组成了我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福建水师。这是一份船政职官年表,罗列了所有管理过船政的大臣名单。显而易见,沈葆桢作为首任船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