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强化矫正儿童问题行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正强化矫正儿童问题行为

任务4 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处理Ⅱ 二、幼儿问题行为处理的常用方法 1. 阳阳总是喜欢碰别的小朋友; 2. 只要有小朋友碰天天的玩具,他就会大发脾气; 3. 乐乐在看书的时候总是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 4. 贝贝每次回答问题总是非常不情愿; 5. 星星特别害怕公仔玩具; 6. 豆豆喜欢说谎; 7. 圆圆每次到幼儿园就会哭闹半天…… 常用的方法 请学生列举,后分类总结 1. 正强化法 (1)定义 正强化法就是奖励法,每当幼儿表现成人所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这样行为就得到强化继续维持下来。 正强化与奖励意义相近,指人在某一情况下做一件事,如果获得满意结果,下次遇到相同情况时,做好这件事的可能性就增大。 使人满意的东西,叫做强化物。正强化与奖励意义相近,指人在某一情况下做一件事,如果获得满意结果,下次遇到相同情况时,做好这件事的可能性就增大。 你不笨 妈妈给小文留了作业,让小文做。过了一会儿,小文神情沮丧地来找妈妈: “妈妈,我做不出今天您留的作业。” 妈妈问:“为什么?” 小文说:“我太笨了。” 妈妈立刻从抽屉里拿出过去小文的作业本,说:“小文,我可以肯定地说,你绝不笨,你看你做的这些作业,多好,我都给你留着呢。” “是吗?妈妈,那我再去想想!” 小文跃跃欲试地走了。 (2)强化物的分类 ①消费性强化物: 小奖品、糖果、玩具、荣誉卡、红五星等。 ②活动性强化物: 当值日班长、小老师、行为规范监督员、课堂上有自由时间作喜欢做的事。 ③拥有性强化物:物质、活动等。 ④ 社会性强化物: 口语的:特别的赞美和褒奖。如“你做得真好”、“真令人高兴”、“我很高兴有你这样的学生”、“老师以你为荣”; 间接的赞美:在别人面前夸奖他完成了什么、张贴他的作品、在作业本或家校联系册上写正向的评语); 身体的:目光接触、微笑、点头、轻拍背部、竖大拇指或做OK的手势等。 (4)正强化的误用 妈妈正在做饭,小飞喊:“妈妈,我的飞机找不到了!” 妈妈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帮小飞找飞机,爷爷奶奶也过来帮忙,几个人齐心协力,终于把飞机找到了。 第二天,爸爸妈妈在看电视,小飞在他的房间里喊道:“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我的变形金刚找不到了!” (5) 用正强化矫正儿童问题行为 佳佳是个5岁的女孩,她有爱吃手指的坏习惯,每天睡觉前,平均要吸吮手指35分钟。后来请教专家,设计了一个训练计划。 “佳佳,从现在到你上床睡觉前,如果每过5分钟,你没有把手指放到嘴里,妈妈就在这张卡片上打个星号,这张卡片就放在你床头,等你攒到10个星时,我就带你到游乐园玩。” “这里有个定时钟,每隔5分钟会响一次。现在就看你的表现了。记住哟!5分钟一个星,10个星就去游乐园。” “佳佳,你已经通过第1个5分钟了,太好了,现在你得到了一个星。” 当佳佳已能稳定连续通过几个5分钟后,便把时间延长为6分钟、7分钟或8分钟。 几天以后,逐渐把训练的时间拉长,直到1小时为一个时段,然后再把时段延长到2小时、3小时,1天、2天或3天。 最后,佳佳不再需要用星星来强化,她已经能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2. 惩罚法 惩罚法又称厌恶疗法,是指某种不良行为出现时,附加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从而导致这种行为减少的方法。 惩罚的类型 (1)冷落:当儿童表现不良时,板起面孔,显出失望和不高兴的样子,孩子害怕失去老师的爱,就会改掉坏行为。 (2)批评:通过批评,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爸爸妈妈希望他怎样做。 (3)警告:用严肃的口气,告诉孩子必须怎样做,否则后果会怎样不好。“我警告你,如果你再犯,我就惩罚你……” 惩罚的类型-2 (4)斥责:以一种口头方式表示不赞同的惩罚,表现出来的是责备、大声批评,适用于孩子犯了较严重错误的时候。 (5)罚做事:如劳动、关进房间等让儿童厌恶的事情,希望他引以为戒。 (6)体罚:如行为治疗采用的轻微电击,对爱攻击的孩子,和他玩“打架游戏”,使孩子遭受挫折,不愿再攻击别人。 (1) 惩罚及时 (2) 惩罚适度、适量、合理 (3) 惩罚应和良好行为的强化结合 惩罚的副作用 (1)不良的情绪反应 (2)产生逃避反应 (3)不良行为的模仿 (4)不能树立良好行为 矫正儿童爱哭的缺点 小瑞刚上一年级,她有个毛病,就是爱哭。小朋友们给她们起了个外号叫“爱哭鬼”。她一哭起来,大人无论怎样哄、安慰,都没有用。 后来,专家告诉她的妈妈应该怎样做,当她哭闹的时候,妈妈就离开她,等她不哭了,就走过去注意她并赞赏她。就这样,没过多少天,她就变得不爱哭了,小朋友们也不再叫她们的外号了。 案例2:按时吃饭 小青总是不好好吃饭,不管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