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o10时间的声音.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o10时间的声音

No.10 时间的声音 [话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谜语流传已久:“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你看,时间的步伐竟如此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变幻的人的一生。 请以“时间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只要与“时间”相关的即为扣题。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话题精析] 时间的流逝引起很多人、事、物的变迁,因而,“时间的声音”首先是“历史的见证”:以你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反映国事、家事、自己的事,折射出人间的正道沧桑。 “时间的声音”又是哲理的:历史的经验、历史的教训、历史的灿烂、历史的苦难无不在诉说一个个深刻的哲理。以你的所感,去发现其中一个哲理。 “时间的声音”响在今天,响在你高三的日子:宽松一点,学得生动活泼点;抑或宁愿为明天的辉煌而甘为苦行僧。 “时间的声音”响在新世纪,响在未来新千年,那么你就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编织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一首首优美的诗篇。 [佳作选萃] 别忘了,给生活加点苦 浙江 徐莹莹 闷热的天气,烦躁的心情,没有朋友间的交游,只有书山中的跋涉,也许,这日子过得太无聊,太乏味,太苦了! 忽地想起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禁有些疑惑:借讲学之机到各地游览,但不用操心饮食住宿车船票之类的俗事,依然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怎么谈得上“苦旅”呢?原来,苦的是沉重的人生,苦的是我们怅然若失的面对,义无反顾地背负这些重量的叹息,这苦,苦得有几分沉重,有几分责任。 周作人的书房先叫苦雨斋,后叫苦茶斋,都脱不了一个“苦”字,苦的是什么?是“唯觉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的枯寂?还是“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品茶时的闲适?还是两者都是,抑或都不是?他后来跟了日本人,也许有他的苦衷?不过,他最后倒是越发苦闷了,只好写些饮食的文章聊以自娱。这苦,苦得有几分无奈,有几分悲哀。 生活中苦味的食品本不多,再除去黄莲等难以入口的,也只剩下了杏仁、莲心、苦瓜等不多的几样了。可奇怪的是,东方人爱品的茶,西方人爱喝的咖啡,其味道竟出人意料的一致,都是苦。这也许是巧合,但也许是一种信息,传递和表达着一种普遍的体味和感受。记得读过一篇关于酒坊的小说,文中的百年老店酿出百里闻名的美酒的不传之秘是在酒坛中加入几枚奇苦的苦楝子!这苦,苦得有几分缥缈,有几分神秘。 庄周说,不顺其自然就是苦,有为就是苦,无为才能清静而安乐。释迦牟尼说,生老病死都是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阿弥陀佛。又有人说,上了年纪的农村老太太大多喜看“苦”戏,常常走上几十里路前往,而且每看必哭,哭完后第二天又去看同样的戏,乐此不疲。道士、僧人和老太太的生命航船都已驶入风平浪静的港湾,可他们却始终不能割舍那份“苦”。也许,苦已经成为一种必需?没有苦的生活,也许像没放过盐的菜肴一样淡而无味吧。这苦,苦得有几分渴求,有几分满足。 泥土的味道是苦涩的,海水的味道是苦咸的,树林中清新的空气也有着一丝苦津津的味道。这苦味的大自然,孕育了人们交织着各种苦痛的心灵,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而这一切,竟都是苦的!这苦,苦得有几分博大,有几分深。 如今已高三,高三是“苦役”的代名词,一切都围绕着苦,苦题目,苦分数,苦个好大学,一切都是苦。老师照例给我们出个题目《别忘了,给生活加点苦》,其用心也是良苦的。除了让我们苦中取乐之外,还要让我们知道,其实,苦本身就是乐的源泉。苦,正是如今高三生活的幸福所在。今天我们拥有苦,明天,我们将拥有受用终生的财富! 祖国与孙女 浙江 王黎静 轻手翻开童年的相册,微微发黄且散着霉味的相片呈现于眼底。那是一张让人忘掉所有烦恼的照片。祖母抱着我,脸上的皱纹结结实实地挤在一起,露出一排并未因为年龄而老化的白牙。因为害怕那散着白光的照像机而挤巴着两行眼泪的我,却因为贪糖而零星地挂着几颗黑不溜秋的小板牙。这一老一小、一笑一哭、一白一黑便这样永永远远地定格在了这张纸片上。 “回来了,阿静。”奶奶蹒跚着、蹒跚着,哆嗦着嘴皮,哆嗦着双手,迎接着放月假回家的孙女儿。奶奶老了,没有以前可亲可敬了。矮矮的,瘦瘦的,总是抖抖的。阿静开始不屑讲句话也多加逗号,做件小事也唠叨不休,小小的故事也许不全的奶奶了。阿静在变,奶奶在变。阿静不再围着奶奶转了,因为奶奶“转”不动了,再也“转”不出阿静的笑脸了。七十多年了,奶奶觉得好累,很累了。阿静不再缠着奶奶买糖果,因为奶奶的东西已不合吃惯山珍海味的阿静的胃口了。十几年了,奶奶始终省着,节约着…… 阿静自顾自背着包,径直走入屋,在哆嗦着的奶奶身后,停留了从前后拍照时按快门键那会儿的功夫。最终,奶奶悄然地靠回了那张已隐隐发黑的木竹椅——从前日日夜夜哄着阿静开心、入睡的那张木竹椅。“啪”的一声关门声,狠狠地将奶奶与阿静深深地隔开,门内传出快节奏的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