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驾入刑”之法律思索
“毒驾入刑”之法律思索
摘 要:随着车辆保有数量激增,当吸毒和驾驶合在一起,其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些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背后,酒驾由于性质恶劣、影响范围广受到了应有的关注。相比之下,对毒驾的关注度却大打折扣,仅在《道路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这一过于宏观的规定不能解决我国目前日益严重的毒驾问题。因此,我国现阶段有必要加强对毒驾的立法,将毒驾纳入到刑法的规范体系内。
关键词:毒驾;刑法;道路安全
毒驾是指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具体来说,是未戒断毒瘾的患者和正在吸食、注射毒品的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我国法律尚未对毒驾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在英文中,毒驾被表示为drug-driving、drugged driving 或者DUID(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rug)。毒品具有令人兴奋和产生幻觉的效果,尤其是市面上广泛存在的冰毒(甲基苯丙胺)和K 粉(氯胺酮),一旦驾驶机动车的司机吸食这种新型的毒品,很容易发生严重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其危险性不亚于酒驾。
一、毒驾的现状之分析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毒驾已经越来越普遍。在毒品种类上,一代又一代的新型毒品在一些娱乐场所传播,像被称为冰毒的甲基苯丙胺和以MDMA、MDA 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的摇头丸。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在吸食人群类型上,毒品已经走向了平民化。施杰首次在全国政协委员会上提出,应将服用国家管制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纳入“危险驾驶罪”范畴。并且“国外相关立法以及我国香港、浙江等地的立法、执法实践,已为毒驾入刑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法律的宏观性之规定
纵观我国相应的立法规定,不难看出,我国关于毒驾的立法规定总体上呈现宏观性和原则性,基本上呈现空白的状态,并不能有效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毒驾问题。
(一)法律。
我国与毒驾有关的法律主要见于《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中的一些规定。2008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71、72 条也仅仅对种植、买卖、运输、吸食等行为给予处罚,对吸毒后驾驶的行为未予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 条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显然,从该规定看,毒驾与酒驾一样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禁止的行为。但是,该法第91 条对酒驾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做了明确的规定,对毒驾的规定却是空白。
(二)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
针对江苏省常和高速公路苏州段“4·22”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公安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管理的通知》,开始着手建立吸毒驾驶人核查和严管机制,集中排查清理,规定吸毒驾驶人、吸毒成瘾未戒除人员在30 日内主动申请注销驾驶证,未主动申请或者被强制隔离解毒的,将依法注销其驾驶证。公安部的规定引起社会一片哗然,随后,2012 年9 月1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23 号公布了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第二条对毒驾人员的定义是:“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但是据相关交警人员说,由于此前交管与禁毒部门间系统没有实现无缝对接,要求申请人去禁毒部门开相关证明更不现实。因此,该条款实际上难以操作。现在,由国家禁毒办提出“毒驾入刑”,说明“毒驾”并不是个案,已经上升为人们关注的一种社会问题,在现实中存在立法的必要性,也有利于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空白。
三、国外相关立法之思考
1991 年,欧盟认识到毒驾危害的严重性,《欧盟理事会指令91 / 439 / EEC 附件三》明确指出,“对于对精神药物有依赖性或者虽无依赖性但经常性滥用的,不予授予或延期其驾驶执照。”加拿大《刑法》规定:“因酗酒或吸食毒品损害其驾驶能力并因此致伤他人者构成可诉罪,处10 年以下监禁;因酗酒或吸食毒品损害其驾驶能力并因此致死他人者构成可诉罪,处14 年以下监禁。”
在吸毒的检测上,也有相应的立法规范。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政府借鉴2003 年12 月通过了《道路安全法(药后驾车)议案2003”“违禁药物路旁唾液筛查》。2007 年,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呼吁各国对司机、操作重型设备的工人和从事其他有风险工作的人进行随机的毒品检测,类似于酒精抽查。随后,加拿大通过立法授权警方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pdf VIP
- 临床带教要点.pptx VIP
- GB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2).pdf VIP
-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多彩的泡泡》(教案).pdf VIP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第五章 第三节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pptx VIP
- 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pdf VIP
- 飞镖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下半年合肥城市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高血压教学课件PPT(共33张PPT).pptx VIP
- 企业法律合规常见疑点解答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