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评熊光炯先生新作《心远》
思索再三,以“心远”一词破题最为恰当。《心远》这个书名,应该来自南昌月池熊氏家族近代所创办的心远小学堂、中学堂乃至后来的心远大学堂。而依书中所述,把心远作为学校的名称,更源自陶渊明《饮酒》一诗中的名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此句本意为虽身处闹市,却不闻往来的车马之喧。问君何以能够做到?只因心中不浮躁,那么所处的地方也就自然宁静了。普遍认为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而在我的理解中,他更是一位禅学大师,他的文章则处处显露着禅机。“心远”一词说的就是人的思想对于生活的主观把握,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状态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一切也就随着执著的精神而改变。此处的“远”字是一个动词,意为君子对于内心的把握,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动摇。
读书、求学、奉献教育,正是熊氏这个教育世家百年不变的已远之心。熊氏家族有文字记载的先祖熊世昌,即使科举不中以教授私塾为生,仍一生不忘“读书”二字,临终之时仍嘱咐儿孙要读书。几代之后的熊育鍚,身处清末至民国的乱世,却一生致力于兴学堂、办教育、传新学、强中华。本书作者熊光炯先生的祖父熊冰,面对半个世纪的暴风骤雨,始终不忘寄情诗文,求索未知。直至熊光炯先生,青年就学于北大,而后勤于写作,已有七部作品结集出版,至今日仍笔耕不辍。
全书以熊氏的家族谱系作为线索,全面展示了一个教育世家十几代人,经历自晚清、民国再到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历史巨变,而执着于兴办教育、引进西方教育、开化民智、发展科学、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从细节上记录了熊氏家族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严复、等关键人物的交往。读过《心远》一书,就知创作不易。对熊氏家族百年历史的梳理非要几十年的积累才能完成,而这种坚持,又全在一个“心”字。
作为一个以历史教学为生命主题的读书人,书中的太多情节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这里没有演绎达官显贵之间的尔虞我诈,没有条陈苛刻严谨的典章制度,相反是从一个家族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书写重现了之其相伴的历史进程。在太平天国攻陷南京之后,熊世昌的三子熊谏和趁人们抛弃清政府发行的盐票时低价购进,十年之后高价卖出,从而一夜暴富始创了熊家的百年伟业。这段精彩的叙述,让我们从更为微观的角度认识了太平天国运动对于江西乃至整个“红区”社会经济的影响。书中从建筑、占地面积、陈列摆设等方面详细描述了熊家壮大后建立的月池熊氏庄园,通过一个典型庄园向我们展示了晚清时期江西庄园地主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本书中很值得称道的,是第二章“兴办教育的先行者”。本章虽是叙述熊育鍚一生创办教育的事绩,却再次以多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影射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比如,晚清教育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留日思潮,近代英文教育的兴起,中国科学社的创立等等。作者更用大量笔墨叙述熊育鍚与严复之间的交往,创办新式教育方面的合作,以及熊育鍚之子熊正瑾与严复之女严瑸无果的婚约,深刻表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在中西思想文化冲撞的大背景下的艰难抉择。很多内容很难用通俗的历史认知和现代人的生活经验理解,而其本身却有大量的历史一手资料作为支撑,是颇为严谨的修史方法。
掩卷而思,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回答。我们更多的是热心于政治家们的丰功伟绩,或是思考一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至少也要通过一些逻辑性的考证去发掘社会进程中的“客观规律”。这些本没有错,但这本书还给了我们另外一种选择,即当代史学界所倡导的“眼光向下的革命”。历史也要关注普通人,关注生活细节,关注并不伟大的人们对社会的贡献。书中通过纪实性的叙述重现一段段具体的生命历程,这本身就是给片断的历史添上了重要一笔。当我们自下而上仰视的时候,才发觉过去的一切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很多东西我们正在经历。
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社会史和教育史的贡献,更多的是通过对百年以来中国教育的回顾,给我们现今的教育提供多方面的启示。限于篇幅,这里浅说一例。
书中的一段对话让笔者记忆深刻。熊育鍚先生一辈子以校为家,只有寒暑假才回到月池村的家里。他见到儿子熊正理(雨生)问道“雨生哪,‘四书’、《资治通鉴》读过了没有?”雨生回答说读过了,但是读不懂。熊育鍚教育儿子说:“一遍读不懂,就读第二遍,第二遍还不懂,再读第三遍。你别以为陶渊明说他好读书不求甚解,那是说说而已,他理解得又深又透。”熊正理喏喏地解释说:“现在要学的课程很多,时间忙不过来。教育部颁发了训令,不让再读‘四书五经’了。” 熊育鍚喝道:“不读何以安身立命,国粹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没有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0讲-地球科学概论_生物圈.pptx VIP
-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筏板、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间土).pdf VIP
- 地球科学概论 第10讲 _生物圈——[武汉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pdf VIP
- 通用汽车ECU密码一致性规范CYS9100 - The Per-ECU Password Utility.pdf VIP
- 2024秋《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答案.docx VIP
- 某公司年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 VIP
- 明清时期举人名录.pdf VIP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梅赛德斯-奔驰-R级-产品使用说明书-R350 4MATIC-251165-Rclass.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