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挑战及机遇
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挑战及机遇
;摘要:与变革不断为园林专业的发展提出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会。农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都为园林专业领域的扩展,体系的形成和评价指标的变革提供了动力,使不同时代的园林各有其鲜明的特色。正处在一个空前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园林专业必须面对重大的现实,放下小农园林思想包袱,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应在现有专业领域基础上,努力成为居住社区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保护地的规划,城乡整体景观和生态规划,国土规划,城市设计,地规划设计等方面起主导作用,成为维护自然生态过程,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坚。而对此广阔的专业潜在领地和挑战,现代中国园林界是否已有准备?
关键词:园林,城市规划,生态园林,景观规划 *本文据作者在”97中国现代园林研讨会”上的报告,1997,1995年清大学建筑学院的应邀学术报告和1997中山市建委应邀报告整理而成。 最近,北京大学科研人员在调查人们为什么远足去香山时,一位普通退休工人这样说”我告诉你,我们的家门口实在是无法呆下去了。我们这条街本来是很安静的,空气很好,原来街两旁是大槐树……现在人行道变成了小作坊,小工厂,各种怪味和嘈杂的锯铝合金声音,使我们难以忍受,小拖拉机烧着柴油,放着黑烟,像乌贼鱼一样穿过我们的门口……实在使我们难以忍受,只好往香山空气好的地方呆上半天或2-3个小时。” 毕业论文
中国空前的城市化过程使人居环境急剧恶化,相比之下”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之类便特别令人向往,其口号也就特别具有感召力。而在此同时,中国现代园林专业的理论几乎为零(相比之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理论却为数不少),在此形势下,中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活动便潜伏着一种巨大的危险,即盲目性──望文生意地,凭着个人的幻想来构筑”花园”城,并以此来引导大规模的园林建设活动。的教训已不胜枚举,发生在眼前的所谓”美化”“绿化”活动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严酷的环境现实使中国现代园林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如何在空前的城市与社会变革时期确立自己的活动空间和发展方向,对本专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将从社会变革与园林专业的发展之间的一般性关系着手,探讨现代园林专业的特点,并以此现代中国园林之现状和发展之潜在机会。 1. 社会变革与园林专业的发展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园林和园林专业,体现在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改造和创造对象,不同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当然还有不同的设计师。下面对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特别是后工业时代园林的特点作一系统的分析(表1),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中国现代园林发展之问题。
毕业论文
表1 园林专业发展三时段论艺匠,技师,
;如中国的计成法国的雷诺,英国的布朗,;
; 中国的皇家园林和江南文人山水园林,法国雷诺特式宫苑、英国的布朗式风景园;工业时代(社会化大生产)
后工业时代(信息与生物生物技术革命,国际化) 1.1 小农经济与工艺美
农业时代的社会特点是小农经济下养活着一个贵族阶层,他们不再靠天吃饭,从本来是充满恐布的自然景观中欣赏到了自然的美和农耕景观的美,并因此激发其再现和创造这种美的欲望,这便是山水和田园,其中包括山水画和田园诗,并综合体现在园林艺术中。景观(Landscape)此时与风景(Scenery)同意,也即中国之”山水”,是在视觉审美意义上的。因此,造园是在造美的风景,美的田园。其享用者当然是少数贵族,因此,创作地是围墙中的园和院。当然,根据财力的厚薄,园林有大有小。 园林的创造者最终是主人而不是专业园林师,因而有”七分主人,三分匠?quot;之说T傲质?鼋鍪且战扯?眩?⑽薅懒⒌娜烁瘢?词故抢着祷蚣瞥桑?仓皇翘?接诨实酃笞宓母呒督橙硕?选S捎诘厍蛏暇肮鄣目占浞忠旌团┮祷疃?宰匀坏氖视?峁??鱿至艘栽傧志肮勖牢?谥嫉脑傲址绺竦目占浞忠旌筒煌?纳竺辣曜肌0?ㄎ鞣皆傲值男问矫篮椭泄?傲值氖?榛?狻5?蝗尾钜烊绾危?际且晕?牢?卣鞯摹<负踉谕?皇贝?鱿值脑裁髟昂头捕?闶钦庖坏湫汀?brgt; 作为园主人同时又是设计者的贵族阶层尽管摆脱了农耕活动,并没有摆脱小农意识。如领地意识──在园林中反映为围墙和隔篱;庄稼意识──凡非庄稼必是杂草,凡非益虫必为祸害,必将其除去而后快;好农人(牧人)意识──精耕细作,追求园艺之完美,在园林中表现为整修的绿篱,模纹花坛等;炫耀意识──排场,气派和攀比,等。
1.2 大与人类的身心再生
工业革命源于英国而盛于美国。大工业生产使因此发生了一个巨变,即工人阶级出现,”城里人”不再是少数贵族和侍从们,对与农耕景观之美的感知已不再为少数贵族所独有。而更重要的是,集居在城市中的人们需要一个身心再生(Recreation)的空间。园林专业的创作对象是公园和休闲绿地。为美而创造,更重要的是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