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蚧壳虫发生及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蚧壳虫发生及防治

园林蚧壳虫发生及防治   作者:田荣润 蔡凌云 潘娜 唐昱   摘要总结了园林蚧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针对园林蚧壳虫发生的新动态,提出防治方法,以为蚧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蚧壳虫;危害特点;发生动态;防治方法      蚧壳虫是国际性检疫对象,属于多食性害虫,为害森林、果树、农作物、药材、观赏植物、花卉等。一种蚧壳虫可危害数种甚至数百种植物,如日本龟腊蚧为害135种植物,吹棉蚧为害107种植物,红腊蚧为害102种植物,草履蚧为害62种植物,角腊蚧为害65种植物,褐软蚧为害68种植物,桑白盾蚧为害54种植物等。同一种植物也可遭受多种蚧壳虫的危害,如月季可遭受吹棉蚧、褐软蚧、日本龟腊蚧、长白蚧等的危害。   1蚧壳虫的危害特点   蚧壳虫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吸取植物的汁液,对花木造成极大危害,被害植物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者会使植株枯萎死亡,降低观赏价值。其危害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形态退化,胸足退化或者完全消失,一般除初孵幼蚧具有活动能力外,其他虫态一旦固定便不再移动,终身在一处取食;②能分泌腊质物覆盖虫体,形成各种介壳,随着虫龄的增大,介壳增厚,药物一般难以到达虫体;③繁殖量大,如大玉尖蚧壳虫每头雌虫产卵数千粒;白腊囊蚧每头雌虫产卵上千粒;吹棉蚧1年发生4~5代;糖片盾蚧壳虫可长年危害;④蚧壳虫危害后,可诱发植物烟煤病;⑤蚧壳虫喜欢隐蔽环境,枝叶过密,利于其生存和繁殖。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建设部主持,首次对全国44个大中城市园林害虫进行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园林害虫共有4 000多种,大多数是中性群种,真正造成比较严重危害的优势种群近100种,其中蚧壳虫共计8个亚科74个属345个种。根据调查,危害驻马店市园林植物的蚧壳虫有30多种,如草履蚧、吹棉蚧、柿棉粉蚧、紫葳绒蚧、石榴绒蚧、日本龟腊绒蚧、红腊蚧、角腊蚧、白腊囊蚧、褐软蚧、球盔蚧等。   2园林蚧壳虫发生新动态   (1)温室花卉和阴生植物的大量栽植,加重了蚧壳虫的危害。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室内绿化的兴起和我国花卉栽植面积的扩大,适宜在室内栽培的阴生观叶植物长期放置于荫蔽通透性差的环境内,缺少阳光和空气,降低了植物的抗逆能力。由于温室内的温度适宜蚧壳虫的滋生,造成一些蚧壳虫常年危害,如褐软蚧、贝形白盾蚧、糖片盾蚧壳虫、石斛雪盾蚧、考司白盾蚧、柑橘盾蚧等。   (2)花木品种交流增加了地区间蚧壳虫传播的机会。为了丰富地区的花木品种,繁荣花卉市场,地区间苗木的流动性加强。由于没有严格的检疫,在引种的同时,也将境外的蚧壳虫引入了该地区,造成蚧壳虫种类逐年增多,如红腊蚧、仙人掌白蚧、常春藤圆蚧等,过去危害轻微,最近几年危害越来越严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另外,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革开放,城市人口更加密集,人流、物流频繁,也为园林害虫的传播蔓延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3)空气污染,生态平衡失调。调查发现,在人口密集的场所,如市区中心的行道树,游乐场、歌舞厅、酒楼、宾馆内种植或者摆设的花木,蚧壳虫危害尤其严重。如驻马店市开源路白蜡树上的囊蚧就比其他路段上白蜡树上的囊蚧数量多,危害也相对严重。主要原因是开源路位于驻马店市市中心,空气污染严重,植物叶面上常布满灰尘,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植物受污染后生长势头降低,有利于蚧壳虫的发生。另外,在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蚧壳虫的天敌受到伤害,生态失去平衡,造成蚧壳虫数量快速增长。    3园林蚧壳虫的防治方法   (1)加强城市园林植被多样性建设,促进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对害虫危害的自我调控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肥管理,结合花木修剪,剪去过密枝叶、病虫害严重的枝叶,使树冠通风透光,降低蚧壳虫密度,可明显减少蚧壳虫的危害[1]。   (2)适时喷药防治。在驻马店市,每年3月上中旬气温稳定时,有大量幼蚧孵化出来,到4月中旬出现第1次幼蚧发生高峰期,以后每间隔40 d左右便有一次较为明显的幼蚧盛发高峰期。尤其是惊蛰后至芽萌动时和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卵孵化期和若虫期,此时蚧壳虫的蚧壳和腊质层均未形成,虫体对药剂极为敏感,若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好[2]。每年抓住3次防治适期,基本可控制其危害发生。第1次在3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第1代低龄幼蚧盛发期及时用药,压低充源;第2次在9—10月,苗木秋梢出整齐后进行,保护秋梢健壮老熟;第3次在冬季修剪后。用40%速扑杀乳油喷防,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内渗透作用,对蚧壳虫有特效。在低龄盛发期施用1 000~1 200倍液;如果错过防治时期,则用700~800倍液,对高龄幼蚧和雌成蚧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冬季清园用40%速扑杀乳油1 500倍液加95%机油乳剂300倍液,喷防效果很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