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下杜鹃叶片生理及PSII活性变化.docVIP

干旱胁迫下杜鹃叶片生理及PSII活性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旱胁迫下杜鹃叶片生理及PSII活性变化

干旱胁迫下杜鹃叶片生理及PSII活性变化  摘要:以6个杜鹃(Rhododendron L.)品种胭脂蜜[Rhododendron obtusum (Lindl.) Planch. cv. Yanzhimi]、鸳鸯锦(R. obtusum cv. Yuanyangjin)、花蝴蝶(R. hybridum Hort. cv. Variegated Butterfly)、紫宸殿[R. indicum (L.) Sweet. cv. Zichendian]、锦袍(R. hybridum cv. Jinpao)、紫鹤(R. championiae Hook. cv. Zihe)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干旱胁迫下不同杜鹃品种的外观形态、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所有杜鹃品种叶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垂、萎蔫甚至死亡的情况,其中锦袍的受伤害程度相对最轻。MDA含量呈持续上升或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较平缓,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其中紫鹤在干旱第10天时含量达到最高;叶绿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初始荧光(F0)总体呈现下降再平缓上升的状态,其中花蝴蝶与紫鹤在10 d后急剧下降直至消失,这与外观形态表现一致;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PSII潜在活性(Fv/F0)变化规律一致,除2个干旱敏感品种花蝴蝶和紫鹤急剧降低以外,其他品种均保持平稳状态。  关键词:杜鹃(Rhododendron L.);干旱胁迫;抗旱性;生理响应;叶绿素荧光参数  中图分类号:S685.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730-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8.026  杜鹃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木本植物的总称,别名映山红、满山红等,其种类繁多、花色艳丽、姿态优美,为世界上著名的观赏花卉,对世界园林植物有着重大影响;也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的美誉[1,2]。干旱是影响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并导致其观赏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杜鹃(种、品种)其耐旱性具有显著的不同;李娟[3]对西鹃(R. hybridum Hort.)和毛鹃(R. pulchrum Sweet.)进行了干旱处理,并对西鹃和毛鹃的叶片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脯氨酸、蛋白质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特性做了比较,得出西鹃抗旱性大于毛鹃的结论。黄承玲等[4]对持续干旱条件下高山类型杜鹃露珠杜鹃(R. irroratum Franch.)、迷人杜鹃(R. agastum Balf. f. et W. W. Smith)、大白杜鹃(R. decorum Franch.)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进行了测定,并进行抗旱评价,得出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可以作为高山类型杜鹃抗旱性评价的主要指标结论。叶绿素荧光技术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和探测光合生理状况的一种新兴技术,能够快速灵敏、无损伤地反映光合系统Ⅱ(Photosynthetic system Ⅱ,PSⅡ)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等方面的动态,被认为是研究植物光合能力及对环境胁迫响应的有效手段[5-7]。在杜鹃抗旱性研究中,关于生理指标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将生理指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相结合来比较杜鹃抗旱性的报道相对较少。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杜鹃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机制,课题组对前期筛选出的观赏价值高的5个杜鹃品种与目前园林中栽培应用较多的1个杜鹃品种进行了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外观形态、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以期综合反映杜鹃对干旱逆境的抗性,从而为杜鹃的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4年6~10月在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内进行。供试材料为6个杜鹃品种,分别为胭脂蜜[R.obtusum(Lindl.) Planch. cv. Yanzhimi]、鸳鸯锦(R. obtusum cv. Yuanyangjin)、花蝴蝶(R. hybridum cv. Variegated Butterfly)、紫宸殿[R. indicum(L.)Sweet. cv. Zichendian]、锦袍(R. hybridum cv. Jinpao)、紫鹤(R. championiae Hook. cv. Zihe)。前5个品种为前期筛选出的观赏价值高的品种,紫鹤为园林绿化市场上常见栽培种。所有参试品种均为大棚内常规管理的扦插盆苗,选取二年生生长一致、健壮的盆苗参加试验。  1.2 取样及方法  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控水法实施水分胁迫处理,并保持与室外的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