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区域自然-社会-经济背景
探究区域自然-社会-经济背景
研究区域自然-社会-经济背景
三峡库区位于我国中部川东、鄂西交界,我国东部平原丘陵区的一级阶梯,向西进入我国中部山区的二级阶梯的过渡区域,东经105deg;44quot;~111deg;39quot;,北纬28deg;32quot;~31deg;44quot;之间。包括湖北省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和重庆市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丰都、石柱、涪陵、武隆、长寿、重庆市主城九区和江津市共2 6个县(市、区)(陈伟烈,1994)。
2.4.1自然背景
2.4.1.1库区的地貌与地质基础 三峡库区,其北部的边界为分水岭,在大巴山东端与神农架山区南侧。库区内,奉节、云阳以西,是数列平行低山丘陵,属川东平行岭谷区的一部分。在地质构造上,库区是由大巴山褶皱带、川鄂褶皱带和黄陵背斜共同组成,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初期,才开始逐渐形成现代的地貌形态。库区除侵入岩,如花岗岩、石英岩、辉绿岩及变质岩外,主要为沉积岩。其中碳酸盐岩类分布的面积约占库区总面积的50%。三峡中的峡谷地貌,主要是这类岩体经长江长期侵蚀和切割形成的。
2.4.1.2库区的气候 气候是影响生物分布和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库区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冬微冷,夏热,四季分明。由于受季风影响,冬季雨水少而夏季雨水集中,但盛夏雨水不多,常有伏旱。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1000-1200mm。气候的区域变化较大。沿江两岸,年平均气温达18℃,极端最高气温达44℃;垂直变化也较显著。边缘山地年平均气温10-14℃,年平均气温垂直递变率为0.63℃/100米。年降水量的高值区在大巴山南坡,而不在库区内最高海拔区的神农架;低值区在沿江地区。库区的相对湿度大,达60-80%,沿江一带相对较小。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高于同纬度的中国东部地区。
2.4.1.3库区的土壤 库区的土壤,在水平方向上属于红、黄壤地带与黄棕壤地带,在垂直方向上发育着黄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山地草甸土及黄棕-棕壤-暗棕壤-山地草甸土这样的土壤山地垂直带结构。受岩性的影响,库区内有大面积的发育在紫色砂页岩上的紫色土,发育在石灰岩上的各类石灰土(钙质土),受耕作的影响,库区内还有相当大面积的水稻土和各类耕作土。在库区不同的土壤带和土壤区域,植被的分布反映出明显的差别。
2.4.1.4库区的植被概况 受库区地形、气候、土壤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库区发育着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基带的山地植被,基带以壳斗科的栲、青冈和栎属,或樟科的楠木属、桢楠属为群落的建群成分,组成各种不同的常绿阔叶林。在山地垂直带上有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等类型。库区经几千年来人为活动的强烈的和反复的影响,植被的原来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除边缘山区外,沿江两侧难以找到原始的植被类型,作为山地基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所存极少,大片分布的是马尾松疏林、柏木疏林及各类灌丛或草丛,农业植被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总的来说,库区植被具备稀有植物种类繁多,如连香树(Cercidiphyl lumjaponicum)、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银杉(Cathaya argyophylla)、水杉(Metasguoia glyptostrobodides)等,起源古老,多孑遗植物,如侏罗纪的桫椤(Cyathea spinulosa)、白垩纪的有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 (B1.) Bedd.)、第三纪的凤尾蕨(Pteris multifida Poir.)等,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三大特征(黄健民,1999)。 论文代写
2.4.1.5库区的自然灾害(水土流失)
由于三峡库区地形起伏大,降雨多而集中、强度大,具有发生水土流失的潜在条件。易风化的软弱岩层出露面积广,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面蚀、沟蚀和重力侵蚀。面蚀主要分布在紫色砂泥岩丘陵、岩溶槽谷区及花岗岩中丘区;沟蚀主要分布在岩性软弱的变质岩、页岩和花岗岩类出露区,沟蚀面积不大,但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很大;重力侵蚀主要为滑坡、崩塌等。此外还有泥石流等混合侵蚀类型。据20世纪90年代末期检测数据显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955910.56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0.95%。其中轻度侵蚀面积518549.72 hm2,占总面积的8.94%;中度侵蚀面积1359033.06 hm2,占总面积的23.43%;强度侵蚀面积708534.28hm2,占总面积的12.21%;极强度侵蚀面积281175.75 hm2,占总面积的4.85%;剧烈侵蚀面积88617.76 hm2,占总面积的1.53%(赵俊华amp;尤凤,2002)。
据1:10万土地资源评价图的测算,库区总面积7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