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打针治虫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树打针治虫技术

果树打针治虫技术  摘 要:笔者通过介绍果树打针治虫技术,使人们进一步了解该技术的优势,并针对当前果品生产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供使用者借鉴。 关键词:果树打针; 施肥治虫; 经济有效 中图分类号 S 436.6 文献标志码 B Fruit Tree Pest Control Technology Wang Ying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fruit tree injection pest control technology, make people further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technique, and the use of pesticides in fruit production . Som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user to draw lessons from. Keywordsfruit tree injection; fertilization Zhichong; economic efficiency 1果树打针治虫技术简介 给果树“打针”是指将杀虫剂、杀菌剂、稀土元素肥料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稀释液吸入到树干注射器内,然后再将稀释液缓缓注入到树干中,肥液和药液通过树体内的导管输送到各个部位,促进果树生长发育。该技术能起到防治病虫害和补充树体营养的作用。果树打针治虫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省工省力。该技术是将打药、喷肥、喷生长调节剂的工序结合在一起,减少了用工。2)经济实惠,可减少喷药、施肥过程中挥发、淋流的损失和浪费。3)效果好,果树打针能很快被果树吸收并能在树体内传导。4)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天敌。 2打针操作 2.1打针操作方法 果树打针治虫技术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操作方法:1)用钻在树干基部打一直径0.8~1 cm,深5~10 cm的小洞。小洞与树干垂直向下与树干成45°夹角,洞深达树干的髓心,掏尽洞内木屑。注射孔打好后,用注射器将药液(营养液等)缓慢注入树干体内,注入量根据树体大小而定。2)用吸管吸取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贮液瓶,盖紧连接输液管的瓶盖,倒置、摇匀,挂在树枝上,针头插入小孔进行输液。不论注射打针或输液,最后孔口都要用石膏或黄泥将孔封好,以利促进愈合,防止感染。并且下次“打针”可重新打孔,也可掏尽原孔中黄泥,刮出新茬再次使用。 2.2打针注意事项 为加强治虫效果,要掌握合适的打针时间。一般来说从春季果树液开始流动到冬季进入休眠前都可进行,但效果最佳最佳时期是在4-9月,原因是这个时期正是果树生长旺盛,各种病虫危害猖獗的时期,并且此时因果树生长旺盛,需补充大量营养元素,所以这个时期给果树打针,防治病虫害效果最好,并且药液营养液能被树体很好吸收。药剂最好选择内吸剂和持效期较长的农药。具体要求如下:1)要选择既安全、不伤害果树,又能治病防虫、补充营养的药液。2)不能使用树木敏感的农药,以免对果树造成药害。3)瓶中药液可根据需求进行增补,例如注射药量要根据果树大小而定,如果按原液算,一般干径在15 cm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6~10 mL,干径在10~14 cm的中等树每株注药4~6 mL,干径在10 cm以下的每株可注药2~4 mL。 2.3适用范围 给果树“打针”适用于直径10 cm以上的树木,而且在叶幕形成后效果最好。而且在叶幕形成以后效果最好,例如用50%甲胺磷等内吸性药50倍液能有效地防治蚜虫类、金龟子、天牛幼虫和梨枝瘿蛾、枯叶夜蛾、杨扇舟蛾、桃潜蛾、刺蛾、舞毒蛾等鳞翅目害虫幼虫以及茎蜂、叶小蜂等各类蛀干、食叶及吸汁害虫。 3果树打针技术的误区及对策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用药时期欠佳,大多数果农掌握不住病虫对农药的敏感期,致使不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结果由于抓不住有效的时机,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不但没有控制好病虫的发生、蔓延,即使后期再增加防治力度,也很难收到理想效果。2)用药浓度不当,要选用不同的用药浓度,原因是在不同的防治时期,防治的病虫也有区别。而有些果农在防治病虫害时往往错误地认为.药液越浓防虫效果越好,所以在具体配药时随意加大浓度。还有些农户配药时直接用瓶子倒,所配药浓度不准确,造成使用效果不佳。3)药物混用不当,不少果农由于缺乏农药使用常识,不懂得农药配对顺序和配药禁忌,凭主观想象随意混配。例如不少果农图省事,将多种杀虫、杀菌剂、叶面肥随意混配在一起,就连常用的波尔多液的配制也是错误百出,这不仅容易降低药效、不利于杀虫灭菌.而且严重时还能使树体受害。4)用药间隔时间太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