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析了10万+,发现你们最爱“捡垃圾”文章.pdfVIP

我们分析了10万+,发现你们最爱“捡垃圾”文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分析了10万 +,发现你们最爱“捡垃圾”的文章 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 ,只要话题中包 了某一个短语 ,那么这篇文章似乎就能从 一众社交媒体文章中脱颖而出 ,打动万千读者并获赞无数。而这个清纯不做作的短语其实就 是——捡垃圾。 我们搜集了一些100000+的文章 ,有关“捡垃圾”这个话题的文章非常受大家喜欢和推崇。比如说 :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了22年垃圾 ,娶了中国姑娘火遍BBC…… 90后美女的零垃圾生活让无数人喊好变态 ; 大理90后文艺男 ,捡垃圾为生 ,顺便画画…结果刷爆朋友圈 ! 为了干掉全球垃圾 ,他发明能吃的勺子 ; 他辍学花10年清理半个太平洋 ,赚到32亿 ; 一群65+老人 ,坚持13年零垃圾 ,各个年入千万 ; 大海太脏了 ,这两个澳大利亚人给它做了个“垃圾场”火遍全球…… 仔细回想一下 ,在生活中 ,垃圾并不是一个惹人喜爱的词语 ,而遇到垃圾的时候大家普遍的态度也 是避之唯恐不及。很少有人会在小学作文里把自己的理想写成“清洁工” ,并且许多中国父母至今教育 孩子都是用那句“看见没有 ,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去扫大街” ,更别提前段时间引爆话题的小说 《北京 折叠》里第三空间那并不令人舒服的印象。 然而在社交媒体上 ,人们却对相关的文章如此青睐 ,喜爱程度可具体划分为阅读、点赞、评论、转 发几个等级 ,这个变成文字和配图的话题似乎脱去了它们丑陋的外形和刺鼻的气味 ,变得赏心悦目 甚至感人至深。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环境心理学中的行为局限理论认为 ,人们内心 望去做的事通常会被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干扰 ,当人感到自身无力突破现实中的束缚时 ,就会诉诸精神上的解脱 ,即想象和抒情 ,对另一种生活 形态产生幻想和向往。 如果我们抛开“捡垃圾”这个噱头 ,去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的内容 ,我们很容易发现 ,它们绝不只是一 个默默无闻的人捡了一辈子垃圾的普通故事。相反 ,这些故事大多包含梦想、信念、创新、成功等 等正能量的内核 ,它们的主人公为了内心的坚持违背了社会普遍认知中正常的上升通道 ,以另一种 姿态获得了成功 ,这是许多人无比渴望却无法实现的愿景。 少年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设想过自己的未来 ,但只有少数的幸运儿真正做成了自己喜欢的事。因为各 种原因 ,我们最终会放弃理想向现实屈服 ,把曾经梦到过无数次的冒险深埋在心底 ,转身走进人海 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 :热爱文学的人学了经济、要当歌手的人成了上班族、想环游世界的终老在 办公室喝茶看报纸……最终 ,我们都成为芸芸众生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员 ,并且这个过程被 很多人冠以一个无比正义的名号——成长。 可是这些靠“捡垃圾”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恰恰放弃了曾经让我们屈服的安稳 ,毅然辍学、辞职甚至离 开自己的家乡 ,把自己真正的兴趣变成了一生的事业 ,于是我们在屏幕前读着别人酷炫的故事 ,默 默缅怀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与冲动。 安慰与动力的共鸣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巴纳姆效应” ,是说人总会倾向于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 ,即 使这一描述十分空洞 ,他都仍会相信其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这些有关“捡垃圾”的文章在结构上十分类似于励志鸡汤 ,主人公原本平平无奇可能还生活坎坷 ,某 日灵光一现决心“捡垃圾”之后终于实现了非凡的人生价值 ,要么收获名利 ,要么影响周遭。而文章 中突出的标签 :平凡、90后、文艺、执着、有梦想……虽然这些描述都很模糊 ,但每一个都让人产 生共鸣 ,仿佛看到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而且他们依靠一份看上去比我们还low的职业完成了人生的逆转 ,其中展现出的过程与结果的强烈 反差给处于现实压抑的人恰到好处的心理暗示 ,让人相信自己也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在终日的疲 惫里获得短暂的安慰和动力。 个人价值与群体利益的统一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 ,整个人类社会是由无数层次的集体构成的。集体为个人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 支持 ,而为了维护集体的稳定 ,个人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让渡自身的利益 ,并且会因为这种行为得到 集体的认可和鼓励。 因此 ,无论个人意识多么强烈的集体 ,都会宣扬和赞美奉献精神 ,加强个人对集体的认同感。 站在这一角度上看 ,捡垃圾之所以受人欢迎 ,是因为这也是一项有利于群体利益的个人行为 ,它虽 然使个人的双手变脏 ,却能让集体的环境更干净。因此 ,与完全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甚至玩弄游戏 规则获得名利的人相比 ,我们更容易对这些在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同时服务社会的人产生好感 ,因为 潜意识中你也把自己当成了这种行为的受益人之一。 对于他们的成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