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山东省茶生产历史现状及特点
浅析山东省茶生产历史现状及特点
论文关键词:山东省;茶;历史;现状;特点
论文摘要:介绍山东省“南茶北引”发展茶生产的历史、现状和茶产业的几个特点。
山东历史上有无茶树栽培,说法不一,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山东人饮茶始于唐宋时期,却有可靠的记载。唐代宗李豫时(公元762年至779年)《封氏闻见记》中记有“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723年左右)泰安灵岩寺……,到处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到了中唐,北方饮茶已较为普及,江南大批茶叶长途运往华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自宋代至今,茶已成为山东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1 山东省茶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坚持“南茶北引”,大力发展茶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山东省的茶生产经历了5个阶段,目前已形成3个重点茶区。
1.1零星种植阶段(1952~1961年)
1952年泰安县率先开始引茶种植于徂徕山。1959年,省商业、农林、供销等部门从安徽黄山引进茶籽,在东南沿海7个县种植约330hmz,除青岛中山公园所剩几株外,其余全部死亡。1960年从中国茶叶研究所运来茶籽,栽植于省园艺研究所(泰安),法如种麦,越冬死亡。
1.2计划引种阶段(1965~1970年)
1964年省委书记谭启龙在青岛考察工作,见到中山公园的成活茶树,即向农林、商业、供销部门交待了引种任务。1965年首先在五莲、青岛、临沂等地试栽,1966年扩大到淄博、烟台、潍坊、泰安等地。在总结以前引种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种茶的地形必须是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1967年在26个县播种近130hm2,成活率达45%,1968年播种成活率达85%,1970年种植160hm2,成活率达95%。自此总结出山东种茶必须抓好四个结合:种茶与植树造林(防护林)相结合、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牧养殖相结合。
1.3扩种和高产攻关阶段(1971~1980年)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近7300hm2,以后又在日照、胶南、五莲、荣成等地安排了茶叶高产栽培攻关试点,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1.4总结提高阶段(1980~1990年)
在计划经济时期茶叶的生产发展采取的是行政手段,许多地方不顾客观条件提出“千亩茶园一条线,万亩茶园连成片”的口号,而一些新建茶园因立地条件差,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导致茶园面积又大幅度回落,到1980年,全省茶园面积仅剩4700多hm2。1984年,国家取消了茶叶统购统销,但茶农面对放开后的市场却束手无策,所产茶叶无处可卖,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为此,省农业厅于1980年和1985年对茶区进行了两次系统考察,提出了“在没有选育出茶树抗寒品种及有效地解决越冬问题之前,不宜大面积发展新茶园,应巩固提高现有茶园;即使是在东南沿海茶区,发展新茶园也应严格选点,进行集约栽培,提高单产,质量第一,讲究效益”的发展思路。
1.5面积扩大、质量提高、效益增长阶段(1991~至今)
我省“南茶北引”工作在经历了引种、发展、回落之后,自90年代初开始,又呈现出面积逐年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效益显著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08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17200hm2,茶叶产量9800多吨,茶园666.7m2产值达5000~8000元左右,高于相同立地条件下其他农作物收入,效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茶叶生产已形成了3个优势区域:东南沿海茶区,主要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和临沐等县市;鲁中南茶区,主要包括沂水、沂南、平邑、泰安、新泰和莱芜等市县;胶东半岛茶区,主要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即墨、莱西、平度等市县。茶叶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比重虽小,但在主产区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2 目前山东省茶产业的几个特点
2.1政策扶持,为茶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茶叶是我省农业种植业中的特色产业,但由于种植规模较小,所产茶叶远远满足不了省内市场需求。为此,日照、临沂、青岛、威海等地相继出台了支持茶叶生产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的思路,结合土地延包工作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把发展茶叶生产列入了议事日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策划书.doc VIP
-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docx VIP
-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2024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2024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技术文件及图纸样题.pdf VIP
-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分层练习(含答案) .doc VIP
- 氦氮氧混合气高气压作业减压表.pdf VIP
- 中建五局《施工方案编制指南(2023版)》1042页.pdf VIP
- T_FSI 084-2022_双酚AF_团体标准.pdf VIP
- 《GB/T 43947-2024低速线控底盘通用技术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