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苍颉篇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土文献与苍颉篇研究

出土文獻與《蒼頡篇》研究 梁靜 一 傳世文獻中的 《蒼頡篇》 《蒼頡篇》又稱《蒼頡》、《倉頡》、《倉頡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識字教材,成書 于兩千多年前秦統一之初,記載了秦漢時期規範的語言文字。根據《漢書·藝文志》,這類 識字教材中最早的幷不是《蒼頡篇》,而是相傳爲周宣王太史所作的《史籀篇》,此書《隋書·經 籍志》、《舊唐書·經籍志》與《新唐書·藝文志》皆不載,其亡已久,也沒有相關的出土發 現。故《蒼頡篇》就成爲了現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蒙學識字課本。關于此書的編纂與流傳, 文獻有如下記載。 《漢書·藝文志》: 《蒼頡》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歷》六章者,車府令趙高所作也;《博 學》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體復頗异,所謂秦 篆者也……漢興,閭里書師合《蒼頡》、《爰歷》、《博學》三篇,斷六十字以爲一章, 凡五十五章,幷爲《蒼頡篇》。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無復字。元帝時黃門 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元尚篇》,皆《蒼頡》中正字也。《凡 將》則頗有出矣。至元始中,徵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各令記字於庭中,揚雄取其 有用者以作《訓纂篇》,順續《蒼頡》,又易《蒼頡》中重復之字,凡八十九章。臣 1 復續揚雄作十三章 ,凡一百二章,無復字。六藝群書所載略備矣。《蒼頡》多古字, 俗師失其讀。宣帝時,徵齊人能正讀者,張敞從受之,傳至外孫之子杜林,爲作訓 故,幷列焉。 《説文解字·序》: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 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 所謂小篆者也。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 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 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漢興有艸書。 1 班固生卒年爲公元32 年—92 年,其所作《漢書》大致完成于東漢章帝建初年間(公元76-84 年),則其 續揚雄《訓纂篇》當在此前。 尉律,學僮十七巳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爲史。又以八體試之。郡移太史幷 課,最者以爲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今雖有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莫達其 説久矣。孝宣帝時,召通《倉頡》讀者,張敞從受之。凉州刺史杜業,沛人爰禮, 講學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帝時,徵禮等百餘人,令説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爲 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楊雄采以作《訓纂篇》。凡 《倉頡》已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 四十字,群書所載,略存之矣。 雖然班、許兩家講述的順序不同、各有詳略,但內容大體相同,可互相補充。這兩段作 于東漢的文獻粗綫條地勾勒了《蒼頡篇》自秦代産生直到東漢揚雄、班固增補此書的流傳脉 絡。在揚、班之後,賈魴又進一步對《蒼頡篇》進行了續寫。《隋書·經籍志》有“《三蒼》 三卷”,注云:“秦丞相李斯作《蒼頡篇》,漢揚雄作《訓纂篇》,後漢郎中賈魴作《滂喜篇》, 故曰《三蒼》。” 根據上述記載,關于《蒼頡篇》,我們可以知道以下幾點。 第一,此書在流傳過程中,屢次被續寫,因而産生了多個版本,包括:1、李斯本,共 七章,分章、字數不詳;2、閭里書師本,漢初産生,在李斯本的基礎上合幷了《爰歷》、《博 學》兩部字書,斷六十字爲一章,共五十五章,3300字;3、揚雄訓纂本,每章六十字, 八十九章,5340字;4、三蒼本,一百二十三章,7380 字,內容包括李斯本《蒼頡篇》、 《爰歷》、《博學》、揚雄《訓纂篇》、賈魴《滂熹篇》。 第二,《蒼頡篇》的初創應該是出于規範文字的需要,特别是秦代統一六國文字的需要。 但經過漢人的多次續寫,收字達到七千多個,大大超過了當時常用漢字的範圍。班固評價此 書“六藝群書所載略備矣”(《漢書·藝文志》)。看來此篇不斷被人續寫,并不僅僅是由于時 代變化、新詞彙的大量産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爲經學服務的。漢代的小學本來就有爲經 學服務這一傾向,《蒼頡篇》的編纂也是這樣。隨着漢代經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疑難字進 入人們的認知範圍,因而也就有了續寫《蒼頡篇》的必要。 第三,《漢志》載漢人所作的《凡將篇》、《急就篇》、《元尚篇》三篇字書,“皆《蒼頡》 中正字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