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教版 溶液的形成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江北水城旅游区凤凰中学 学习目标 1、理解溶液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点、组成,会判断溶质、溶剂 。 互助学习 一 溶解的过程 二 物质溶解于水时能量的变化 二 乳化现象 一 溶液的组成 活动天地1 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50mL水,用药匙将氯化钠晶体一点一点的洒落水中,仔细观察晶体的变化,直至氯化钠晶体在水中消失。 问题: 1.氯化钠晶体为什么不见了? 2.如果把上述氯化钠溶液倒入瓶子里密封起来,放置一个月,一年,……你猜测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用过滤地方法能不能把氯化钠和水分开? 3.想一想,这杯氯化钠溶液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咸? 关于溶液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溶液都是无色的吗? 溶液都是液体吗? 二 物质溶解于水时能量的变化 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三 乳化作用 活动天地2 1.向一只试管中加入1/3体积的水,然后向试管中滴入两滴植物油,用力振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现象。 2.向另一试管中加入约1/3体积的汽油,重复1的操作,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3.在1中的试管里加入几滴洗洁精,用力振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讨论 用汽油除油污和用洗洁精除油污原理有什么不同? 拓展 判断正误: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也一定是液体。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洗发液、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分层提高 学案p35,4,9, 练习册 p65,1,3,4,5,10,11 总结提升 一 你有哪些收获? 二 你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三 你的学友(师傅)表现怎样?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都有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上溶剂的体积 2、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①硫酸铜溶液 ②0.9%的生理盐水 ③澄清石灰水 ④碘酒 C 3、夏天里想随时喝到冰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 ,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 生石灰 B * * * * * * 3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了解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食盐溶液中的离子运动 蔗糖溶液中的分子运动 一、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讨论 1、水、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它是溶液吗? 溶液都是混合物 溶液一定有颜色吗? 硫酸铜溶液是 色; 高锰酸钾溶液是 色; 氯化铁溶液是 色。 大多数溶液是 色的。 蓝 紫红 黄 无 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 2.冰水混合体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判断: 2、组成 溶质: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 起溶解作用的物质 问题探究 1、 下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①医用0.9%的生理盐水; ②医用75%的酒精溶液; 2、溶质只可以是固体吗? 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 3、只有水才能做溶剂吗?常见的溶剂有哪些? 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1、固、气溶于液体: 液体看做溶剂 2、两液体互溶: 量多的是溶剂 3、物质的水溶液: 只要有水则水就是 溶剂 例如:1、食盐水 2、硫酸铜溶液 3、硝酸钾溶液 4、酒精溶液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气体 液体 固体 液体 量少 量多 非水物 水 问题: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 实验: (1)取3只烧杯,各注入一定量水,并测量水的温度,填入51页课本表中。 (2)将一药匙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分别加入上述3支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填入课本表中 。 实验探究 温度变化量 温度/℃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铵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水 获得结论: 你知道便携式无电冰箱、冰桶、冰杯吗? 出门在外: 是郊游、露营、狩错、钓鱼及长途旅行时保存清凉(温热)食品、饮料的理想器具。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