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传承及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传承及发展

浅论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传承及发展  摘 要:本文从园林植物的造景功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特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三个方面对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传统植物造景艺术的特色,结合我国植物造景现状,分析了现代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的特点、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了不足之处。 关键词:园林; 植物造景; 景观; 意境美 在室外环境布局与设计中,植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素材,由于它本身的特点能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因此园林可以无山无水,但不能没有植物。历来中外园林首先是植物美感享受的对象。所谓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供人们观赏。 1园林植物的造景功能  园林植物姿态各异,其树形、枝干、叶色、花果富于变化,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于不同的地形、建筑、溪石相配植,则景色万千。在景观设计中独具魅力。 1.1主景、背景和季相景色 植物材料可做主景,并能创造出各种主题的植物景观或形成焦点植物。但作为主景的植物景观要有相对稳定的形象,不能偏枯偏荣。植物材料作为背景,主要是用来衬托前景的,因此背景材料一般不宜用花色艳丽、叶色变化大的种类,并且应在高度、宽度、种类和栽植密度上保证前后景之间既协调又有一定对比和衬托。如红枫以柏树丛为背景;海棠树林以柳树丛为背景树等都是较好的应用实例。植物的季相景色主要以春花、夏叶、秋实、冬干为主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通过合理配植,或突出一季景色,或兼顾四季有景。 1.2构筑园林地貌 园林中常以挖低叠高来加强地形的起伏变化,但工程量巨大,如用具有较好观赏特性的乔木种植于地势较高点,既能增强地势起伏变化,又突出了所植材料的俊秀挺拔以及优美的林冠线。相反若需减缓地势起伏,只需在地势低处种植高的树丛即可。 1.3构成室外空间,优化景观 园林植物构成室外空间的功能如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围墙,门窗一样,是一个室外环境的空间围合物。利用植物材料的树干,叶丛等因素可形成围合空间;只有地和顶两层界面的空透空间(绿色走廊):狭长的带状空间等,丰富了景观层次,增添了景观内容。 1.4与其他景物相互衬托 通常,建筑的线条往往比较硬直,而植物丰富的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都能增添建筑的美感,使之产生出一种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一种动态的均衡构图,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建筑与植物的结合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  山石、棚架、门窗等与植物组成各种植物小景,如花坛石峰、石笋小景;各种门景、窗景、框景、墙隅小景、墙面攀援植物等,不同植物之间能够体现虚实变化,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起到了点缀、陪衬、换景等丰富造园空间和园林景观的作用,在园林中应用较多。 2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特色 古典园林中,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之一,是组成园景不可缺少的部分,植物造景以视觉景观为主,力求以“小中见大”的手法,通过“咫尺山林”再现大自然景色。 2.1植物景观注重意境美的创造 中国古典园林不单是一种视觉艺术,而且还涉及到听觉、嗅觉与感官。此外,春、夏、秋、冬等时令变化,雨、雪、阴、晴等气候变化都会改变空间的意境并影响到人的感受,而这些因素往往又都是借花木为媒介而间接发挥作用的。例如拙政园中“听雨轩”借雨打芭蕉而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染雨景气氛。又如“留听阁”也是以观(听)赏雨景为主的,建筑物东南两侧均临水池,池中遍植荷莲,“留听阁”即取意于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句。借风声也能产生某种意境,如“万壑松风”。还有一些花木则是通过色彩变化或嗅觉来传递信息的,如枇杷园位于拙政园东南部,院内广植枇杷,其果呈金黄色,结果时,院内一片金黄,又称金果园。而借桂花、梅花、荷花等香气而得名的景点亦不胜枚举。 2.2植物造景具有丰富的季相景观 陆游曾有“花气袭人和骤暖”的诗句。这表明各种花木的生长、盛开或凋谢常因时令的变化而更迭,利用植物的季节变化,构成四时不同景色,这是古典园林中习用的一种手法,如园林厅堂前种植玉兰、海棠、牡丹、侧重于春景;紫薇、石榴、荷花体现夏景;枫树、桂花、菊花构成秋景;山茶、天竺、腊梅,则为冬景。同时在厅堂前的庭院内,还配有四季可观赏的花木,用花期的交替衔接形成四时景色变化。 2.3以植物命名建筑为观赏的主题 古典园林中,花木既是造景的素材,又是观赏的主题,在景点命题上体现植物与建筑的巧妙结合,如“海棠春坞”的小庭园中,一丛翠竹,数块湖石,以沿阶草镶边,使角隅充满生机,修竹有节,体现了主人清高寓意。而海棠果及垂丝海棠才是海棠春坞的主题,以欣赏海棠报春的景色。此外如赏梅的拙政园的“雪香云藯亭”,狮子林的“问梅阁”;赏荷花的有“荷风四面亭”,“远香堂”等;赏桂花的有留园的“闻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