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滴灌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VIP

甘肃滴灌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滴灌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甘肃滴灌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摘要:本规程规范了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中的材料及设备、整地、播种、水分管理、养分管理、水肥耦合、设备维护等关键技术环节,适用于甘肃石羊河流域制种春玉米膜下滴灌栽培生产。 关键词:滴灌;春玉米;水分管理;养分管理;水肥耦合;甘肃石羊河流域 1    材料与设备 1.1    原则         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及安装应符合 GB/T 50363 - 2006 、GB/T 50485- 2005、NY/T 2623 - 2007规定[1-3]。 1.2    材料         地膜应选用幅宽110 ~ 120 cm,厚度以0.008 ~ 0.010 mm为宜[4]。有条件的地区可选用玉米专用降解地膜,其物理机械性能应满足机械化播种需要:双向拉伸负荷 ge; 0.6 N、断裂伸长率 ge; 120 %、直角撕裂负荷 ge; 0.5 N[5]。肥料应选用水溶性肥料或液体肥料。 1.3    设备         滴灌管技术参数应符合 GB/T 17187 - 2009要求[6]。宜选用内嵌迷宫(补偿式)滴灌管(带),滴头出水量 2.0 ~ 2.5 L/h,滴头距离 30 cm。滴灌带间距100 ~ 120 cm(土壤质地轻的,取小值;质地重的,取大值),1条滴灌带控制灌溉2行玉米,滴灌带布置在窄行中间处。         根据水源水质情况选配过滤器。一般过滤水中的砂石,可选用离心式过滤器做一级过滤设备;过滤水中有机杂质和其它杂质,可选用网式、离心式或砂石介质式过滤器做二级过滤设备。泥沙很细且较多时,可考虑在一级过滤前用沉淀池先行预处理。         可选用压差式、文丘里式、注射泵式施肥器。注射泵式施肥器一般用在系统首部用得较多,田间小区多用压差式或文丘里式施肥器。 2    选地与整地         膜下滴灌种植应选择地势平坦、地力较高,有井灌条件的连片田块。         机械旋耕灭茬、整地、施有机肥可在秋收后或春季播种前进行,灭茬深度 ge; 15 cm,碎茬长度 < 5 cm,漏茬率 le; 2%。有机肥40 m3/hm2随整地施入土层中,并进行及时镇压。 3    播种 3.1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玉米杂交种,以中晚熟、晚熟耐密型玉米品种为主,如目前在甘肃石羊河流域常用的金西北22号、富农340等适宜于甘肃旱区的密植矮秆制种春玉米高产品种。玉米种子纯度 ge; 96.0%,净度 ge; 98.0%,发芽率 ge; 95.0%,含水量 le; 16.0%。购种后,及时做发芽率试验。 3.2    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种子精选,确保种子中没有虫霉粒、杂物,籽粒均匀一致。将未包衣的种子摊开在阳光下翻晒1 ~ 2 d。未包衣的种子可采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以1.0 A的电流强度处理2 ~ 3次,处理后5 ~ 12 d播种。选择通过国家批准登记的含有丁硫克百威、烯唑醇、三唑醇和戊唑醇等成分的高效低毒无公害多功能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包衣要按照说明书进行。 3.3    播种时期与种植密度         一般年份播种可在4月10 ~ 30日之间,5 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 ℃以上即可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其中窄行行距30 cm、宽行行距80 cm、株距15 cm。玉米种植密度约8 080株/667 m2。 4    滴灌带铺设和覆膜         玉米播种后铺设滴灌带和地膜,滴灌带采用1管控制2行铺设;地膜采用宽度为90 cm、厚度为0.008 mm的薄膜。 5    水分管理         自然降雨与补水灌溉相结合,玉米生长前期要控水,中期适当增加灌水量。灌水次数与灌水量依据玉米需水规律、灌前土壤墒情及降雨情况确定。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 2005 规定[7],采用膜下滴灌方式进行水分管理。 5.1    需水总量         根据玉米需水规律与土壤墒情情况确定灌水量。保证灌溉定额与玉米生育期内降雨量总和达到490 ~ 550 mm。各时期需水量参见表1。 5.2    补水灌溉时期         灌溉关键期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应根据春小麦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土壤深度、土壤相对含水量确定灌水量。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灌水下限(见表2)时,及时补水。 6    养分管理 6.1    原则         采用“有机无机相结合,随水分次施肥,碱性土壤酸性肥料优先”的原则。 6.2    肥料选择         肥料的选择应符合 NY 1107 - 2010、NY 1428 -2010、NY 2266 - 20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