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七十年》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明七十年》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晚明七十年》读后感 《晚明七十年》读后感 今天读了十年砍柴著《晚明七十年》的部分内容。这本书从万历帝即位始写到崇祯帝自尽煤山止的七十年。作者侧重于分析明朝覆亡的原因,书中展现明末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多位关键历史人物,写尽明朝由中兴至衰亡的风云变幻。分张居正的中兴、万历帝的懒惰、魏忠贤的乱政和崇祯帝的末路四章。其中每一章又有单独的多篇文章组成。同样是揭示明亡原因的书籍,这本书明显不同于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就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分析张居正、万历帝、戚继光等六个主要人物的活动,从细微的征兆揭示明朝必然覆亡的命运。黄先生的书证据充分,史料详尽,充分展现了作者研究历史的功力,是作者“大历史观”的阐释。而《晚明七十年》语言通俗,甚至可以说非常现代化,作者用了诸如牛逼、牛人等字眼,口语化色彩浓厚,有网络小说的痕迹。读毕,会感到明末明朝政治的混乱,财政的入不敷出,君臣之间的极度对立,军事上的屡屡失败等等,浮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烂摊子。不由得引人深思。可以说,灭明朝的,非李自成和后金,实明朝自取灭亡。明末并不缺人才,像张居正、戚继光、袁崇焕等等,可以说要文有文,要武有武,要忠臣有忠臣。特别是辽东战场上,李成梁、熊廷弼、袁崇焕等武将战功赫赫,可最终仍避免不了满洲贵族的铁骑入关。其症结在明朝政治制度的腐朽衰落。特别是皇帝和文官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读史的意义何在?休闲?获得知识?从《晚明七十年》里,能感觉明朝虽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然而国人的某些习惯某些文化某些潜意识甚至与明末的中国有着惊人的类似。比如利用权力进行寻租,在明朝就有,在现在,有人只要有机会,有可能利用手中的一点小权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置国家、公众利益于不顾。有时会产生一种感觉:虽然我们已经不再贫穷,技术也比过去先进了好多,但我们的精神比过去进步的幅度却远远没有物质上的进步幅度大。读《万历十五年》也有类似的感觉。读史使人明智,《晚明七十年》一些人物的进退、得失,还有作者极力说明的政治文明当然也值得思考。 第二篇:读书笔记 晚清史 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 阅读书名:教科书里没有的近代史作者:董佳 中华书2014年出版 西南大学 历史 高华良撰文 内容简介:鸦片战争是一个起点,古老的中国开始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泰西文明渐渐的对中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造成的后果,不单是军事、经济和物质文明的更替,而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系统的大换血。研究近代史的人都会发现,由于当事人的隐藏,或由文献的破损遗失,或由民族感情的影响,这段历史虽然离我们不是很遥远,但是却很难揭开她的真正的面纱。该书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源,对大家有所了解又尚不深透的历史进行完整的呈现。 作者简介:董佳,山西太原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当代中国史研究,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现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六项,成果颇丰。 全书共分为三个大部分,包括故事人物、近代要闻、和百事杂谈,其中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的小事件。这些事件与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内容,人物有很大联系,所以是近代史的一个重点。 一、“海上苏武”的百年冤案 清代湖广总督叶名琛在历史上一直背负着“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总督”百年骂名,但是历史上的他真的是这样吗?在咸丰皇帝之时,叶名琛就被成为大清帝国的东南柱石, 1 在处理“亚罗号”事件上深受马克思称赞;在被英军俘获之后多次希望与英军当局谈判,却无人理会他,但是他一直保持大清重臣的威严,拒食外食,展示出风范。只是因为被俘后广东巡抚柏贵为逃脱罪责,最终导致其成为替罪羊。 二、“忠王”李秀成的忠与不忠 忠王李秀成在被湘军俘获后,其自传《自述》一直被认为是其投靠湘军,背叛起义军的依据。但是也有人称,《自述》系曾国藩删改,所以对他的争论不断。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成长起来的军事天才,在天京变乱国力日下的时候,是他扮演了“救火队长”的角色,救太平天国于危难中。直至后期失败,天京城破,李秀成也是扔下老母妻儿,护送幼主出逃。在被俘之后,清军以锥割其臀肉,李秀成“殊不动”。并且,太平军将领中,英王陈玉成视死如归,翼王石达开舍身以全三军,太平军没有孬种。 三、天国才子石达开 太平天国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当属石达开了,石从小便展现出了过人一面。由于是外来户口,所以常遭地主欺负,年轻的石达开就组织佃农进行抗争。20岁就成为左军主将,25岁便主持朝政,他的名声在民间比肩关羽、宋江。在早期的对清作战中,战无不胜,有“石敢当”、“铁丈夫”之称;并且他懂治理、善外交、重仁义、讲操守;未免遭人侮辱,兵败之后,其令妻妾子女伤员投河自尽,而他自己以自己一人之身换手下六千余人性命,1863年被杀之时,凌迟一百多刀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