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研一政治课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一政治课笔记

什么是政治? 古义:以正道治理国家 马基雅维利:权力之争 圣西门:政治是关于生产的科学、将完全被经济所包括,对人的政治统治应当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国家将成为生产管理机关。 马恩:公共权力。 孙中山:“政”即众人的事,“治”即治理,“政治”即治理众人的事。 毛泽东:政治是夺取权力、巩固权力,是革命和阶级斗争,是壮大自己,消灭敌人。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政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国家政权;体现为阶级斗争。根据社会历史进程和阶级斗争形势,建立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以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专题一:略说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以儒家为核心) 1、孔子的为政之道 1)为政以德 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齐之以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礼的含义: 礼义 礼仪 礼节 礼制 3)正名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什么是正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仁义礼的关系: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2、宋儒阐发的为人为君之道: 1)《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1)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德:(康诰)克明德;(帝典)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亲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止于至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2)八条目—— 格物、致知:朱熹“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诚意:“毋自欺”“君子必慎其独”。 正心:心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则不得其正。 修身: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皆有所偏颇,故要“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齐家: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道得众,则得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国不以利为利,以文为利也。” 2)《中庸》的教化治国思想 (1)天人合一原则 《中庸》论天人合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孟子论天人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的性善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此四者人皆有之,非由外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良知良能说: 不学而能者,良能也;不虑而知者,良知也。 仁政民本说: 仁政: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仁者无敌。” 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2)中和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合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修身治国之道 守道慎独——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知几。 以智执中—— 舜的大智在于“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守死善道——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衽金戈,死而不厌。”“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 知天道而行—— 治国九经—— 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诚心向善 德配天地 概括言之: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