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九讲:医学人类学:被毒品与艾滋病包围的大凉山
分布格局 昭觉县城的彝族聚居在成都北站,竹核坝里的彝族则在南站附近,而布拖县的彝族多外流到昆明市火车站附近。 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他们主要聚居在火车南站附近的南站综合市场、南站广场、机场路东延线、长寿苑小区。1993年以后,随着成都警方对火车南站聚居区彝族人的打击和遣返,凉山彝族的城市聚居出现分散趋势,小规模聚集在火车南站附近以及火车北站周边的驷马桥、荷花池、小沙河、吉龙乡、五块石等地。他们多数住在车站、街道附近的公共场地或十几块钱的小旅馆里,有一些会在附近社区租房住。 有去昆明的彝族从昆明提了些海洛因到成都,把我们这些在成都的有钱彝族人集中起来,说现在昆明人都吸这个,带来让大家开开眼界。大家都很好奇,想试试吸。我也吸了一口,一下就吐了,受不了。其他人也受不了。他就把海洛因退回去昆明了。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这种白色的粉末叫“海洛因”。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警察天天在电视上宣传。我认为就是有名的烟土鸦片。凉山以前种鸦片的很多。 后来三番五次有带白粉的彝族老板来找我们,我们都说味道不好,没买。第三次来的是我们竹核乡的一个阿妈,她跟我说:“在昆明的布拖小伙子都说吃了舒服,睡的香。你们还不习惯,慢慢就好了。”我现在还能想起她的话和表情,我很恨她,就是像她这样的毒贩子害死了多数年轻人。她后来因为贩毒被判了11年,听说现在放回来了。 第四次到我们住的旅馆来贩毒的是昭觉县城的几个美女,她们被认识的小伙子给控制起来了,让她们向我们贩毒。这几个女的天天来找我们聊天,耍在一起。有一个说,“我男朋友一次能吸两百块钱的。”大家也觉得很珍贵,就去尝试。一个带一个,在美女的攻势下,我们那批彝族人全都吸了。这是成都第一批吸毒的彝族人,我是第一批里较晚的。 当年那批美女,现在有的已经枪毙,有的被判无期。 第二节 外流人员的城乡往返与海洛因的村庄流行 在1995年,温泉村小温泉社的78户人家中只有三户人家没有涉毒。2005年Liu对53个15-40岁的竹核成年人的随机调查发现,有38人曾经或正在吸毒。 1992、93年左右,开始有人从昆明的下关(注:应为大理下关)顺着成昆线运毒北上去卖。94、95年村里就有人吸毒,后来人发现贩毒赚钱又多又快,就出去运毒品赚钱。贩毒的人太多了,就运到家里来销售。”(村民MHAG) 苦难扩散:乡村艾滋病的发生、传播及风险后果 第一节 死亡阴影下的村庄:作为海洛因后果的艾滋病 1997年竹核坝子首次发现两例HIV感染者;1998年新发现11例,1999年6例,2000年8例,2001年4例,以上共计31人。其中男性30,女性1人。最小15岁,最大37岁。 2001年12月,在凉山州的统一部署下,竹核乡3个村集中检测了1000人,对象是15至50岁的一般人群,结果又检测96个HIV感染者。 2007-2008 年普查。 毒品的乡村伤害:那些死于海洛因或未明原因的人 伍合社现共61户,259人,因吸毒与艾滋病死亡19人,全为18-45岁间的青年人,占全社人口的7.3%。 尔布社现共86户,400人。因吸毒或艾滋病死亡(含失踪十年以上)28人,全为18-45岁之间的青年人,占全社人口总数的7%。 瓦库社和火洛社是伍合村人口较少且居住较高处的两个社。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相对较少。但是,海洛因和毒品也已经进入其中。 在人间:伍合村尚在世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 伍合社在世确诊艾滋病感染者15人,占总人口的5.8%。最大估算艾滋病感染者至少23人, 则全社整体人口的艾滋病 感染率已经超过8.8%。 尔布社在世确诊艾滋病感染者为14人,占总人口的3.5%。最大估算艾滋病感染者至少22人,占全社人口总量的5.5%。 伍合社与尔布社确诊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共计29人,两社确诊的艾滋病感染率为4.4%,最大估计艾滋病感染率为6.8%。后者比例远远高出《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中对全国全人群感染率估计中间值(0.058%)的近百倍。 第二节:性网络中的疾病传播:地方文化情境中的性模式与艾滋病风险 性开放的传统 耍朋友的逻辑 安全套的隐喻 社会结构的形塑 传统的力量:艾滋病的地方性治疗与临终关怀 第一节 毕摩的仪式性治疗:作为“鬼”的艾滋病 第二节 无歧视的家支:整体主义下的艾滋病人对待 大国防控:地方、国家与国际社会的艾滋病治理 第一节 传统的发明:基于家支联合的民间禁毒行动 一、家支的禁毒:仪式、荣誉与道德 大温泉村的原村支书阿牛玛尼 (1997) 二、家支的联盟:毒品战争的社区动员 各家支头人在彝族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