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10课时-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课件-华东师大版.pptVIP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10课时-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课件-华东师大版.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10课时-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课件-华东师大版

* 第10课时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 会生活、科学技术 与思想文化 考 点 聚 焦 考 点 聚 焦 针 对 演 练 针 对 演 练 重 难 解 读 重 难 解 读 应 用 示 例 应 用 示 例 第10课时┃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 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重难解读 应用示例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民族工业的兴起 1.民族工业的先驱:1866年,铁匠方举赞和孙 英德合伙在上海设立发昌机器厂。1872年,陈启沅 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2.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张謇:甲午战 败后,他提出实业和教育是“富强之大本”,主张 “实业救国”。1899年在家乡通州创建大生纱厂。 考点2 物质文明的进步 1.轮船 (1)最早被采用的近代交通工具是轮船。19世纪60年代,中国自 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黄鹄号”问世。 第10课时┃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 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重难解读 应用示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 轮船运输公司。 2.火车:1881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 成通车。 3.汽车 (1)1901年,汽车在上海出现,几年后,在此地首次出现中国的 汽车出租公司。 (2)1906年,有轨电车首次在天津城内开通。1914年,上海开始 通行无轨电车。 4.电灯:19世纪60 年代,煤气灯在上海出现;19世纪80年代 初,上海率先采用电灯照明。 第10课时┃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 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重难解读 应用示例 5.电报:1871年,由香港到上海的水路电报 线敷设成功,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有线电报。20 世纪初,又开办了无线电报。 6.电话:1877年,电话传入上海。不久,大 北电报公司在外滩设立电话交换所,开通普通电 话业务。以后,天津、南京等城市相继开设市内 电话,并逐步建立电话局,开设经营长途电话业务。 7.照相:19世纪40年代,照相术传入中国。 8.电影:1896年8月,电影开始在上海放映,1905年,中国拍 摄了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几年后,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 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1913 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 《难夫难妻》拍摄完成。1931年,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诞生。 第10课时┃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 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重难解读 应用示例 考点3 大众传媒的兴盛 1.《申报》:是当时最为著名的报纸之一。它保存了大量的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料,被称为“近代 史的百科全书。” 2.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是与 商务印书馆齐名的出版机构。 3.无线电广播 (1)1923年,一个美国人在上海创建的无线电台开始播音,这是 国内首家广播电台。 (2)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在公司屋顶开办了一个广播电台,这 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电台。 第10课时┃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 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重难解读 应用示例 考点4 社会习俗的变化 1.在发式方面: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地掀起 剪辫运动。 2. 在服饰方面:民国之前,男子穿长袍马褂, 20世纪20年代以后男子穿西服、中山装、长衫;女 子穿旗袍。 3.在称谓方面: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 爷、大人作称谓,以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 4.社会礼仪:跪拜、作揖、请安、拱手等清代的通行礼节被 鞠躬和脱帽礼仪取代。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被平等观念代替。 5.禁缠足、倡女权:1912年,孙中山命令各省劝禁缠足,同 时倡女权。 第10课时┃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 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重难解读 应用示例 考点5 新式教育 1.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出现在隋朝, 成熟于唐朝;衰败于明清。1905年,清政府 宣布自1906年起停止科举考试。断绝了人们 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最终促成了近代新式教 育体系的确立。 2.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 的第一个学制,它是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标志。1922年中国新式教 育体系基本形成。特点:以西学为主,强调自然科学。 3.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