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二轮提分突破(突破考点重点剖析易错混点补缺知识漏洞)专题一-第3讲-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进及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结束放映 返回总目录 结束放映 第*页 返回目录 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与辉煌 I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 剖析易错混点 补缺知识漏洞 II 考场失分防范 命题角度一 从不同角度考查诸子百家的主张 命题角度二 比较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张 命题角度一 董仲舒思想的特征及历史影响 命题角度二 理学与心学的基本主张及影响 命题角度一 李贽的“异端”思想 命题角度二 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及历史影响 第3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进与科技文化成就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二 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 考点三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防范一 对基本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 防范二 对主干知识认识存在误区 防范三 对不同历史事件内在关系梳理不清 命题角度三 明清儒家活跃思想对社会演进的推动作用 考点四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II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一 【典例1】节选(2013·江苏单科,21) 【解析】第(1)问,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孔子的为政以德(德治)和孟子仁政的主张。第(2)问,根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一家和睦”“宗族称孝”“乡党称悌”等不难归纳儒家伦理的基本内容。 解析审题 角度释解 命题角度一 从不同角度考查诸子百家的主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 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根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 分) 点击 放大/缩小 规范答案 21. (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冶!”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 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 分) 【对点突破】 【突破1】(2013·山东青岛一模)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是不可以认识的 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突破2】(2013·安阳二模)2011年10月1日, 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 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 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 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解析:从题干中“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道法自然”等信息可知,儒家、道家和法家都看到了自然有其规律,所以D项正确。 解析:关键信息: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这风传递给世界。孔子是儒家创始人,A项是墨家尚贤思想;B项是法家思想;C项是儒家思想;D项是道家思想。故C项正确。 ☆高考命题视角——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一 解析审题 角度释解 【典例2】(2012·浙江文综·38)(节选)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角度释解】近年高考命题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及产生的历史渊源考查较多,横向对比同一时期的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和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异同,分析不同的原因是常见命题方式。二者从哲学的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4-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
-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38-有机化学基础.doc
-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6-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5-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
-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7-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8-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9-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 高考化学总复习-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质量检测.doc
- 高考化学总复习-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质量检测.doc
- 高考化学总复习-高考常考专题讲座-以无机化工流程为背景的综合题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提分突破(突破考点重点+剖析易错混点+补缺知识漏洞)专题四-第1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提分突破(突破考点重点+剖析易错混点+补缺知识漏洞)专题四-第3讲西学东渐的潮流和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试题.doc
-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试题.doc
-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篇-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ppt
-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试题.doc
-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俄国十月革命试题.doc
-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试题.doc
-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doc
-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斯大林模式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