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成为农业的皇冠.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技术成为农业的皇冠

第二章 生物技术成为农业的皇冠 孟德尔、摩尔根提出了遗传学理论,总结了生物遗传的规律和遗传的基本物质——基因,但是基因的结构如何,究竟它由什么东西组成,人们一无所知。当时世界上有三支队伍在研究,但攻破这个世界性难题的是一些年轻人。195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美国青年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1973年由40多岁年轻物理学家玻耶等人成功地重组了DNA。从此人类对于生命的认识进入了分子层次。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终于进入生命现象的本质深处。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生命体从事生产的最大的产业。生物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对于农业来说意义有多大的! 第一节 人类可以改变动植物品种 1、转基因打破了物种间的屏障 现代生物技术终于使人类破译了从果蝇到水稻基因组的“生命天书”,懂得了为什么“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千古之谜。原来生物的遗传是由细胞内染色体中呈双螺旋链状结构的DNA控制的。控制着生物体成千上万种性状的每个基因就是DNA长链上的一个个片段。DNA可以自我复制,使得生物体每个细胞中的DNA一致,即遗传信息相同。因此只要人们有办法转移基因,即改变物种的基因排列,将某种生物的基因,从一种生物体中分离,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就能打破了过去物种之间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物种之间难以杂交),可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相互转移,依人类意志塑造崭新超级动植物新品种。从此人类对于生命的认识进入分子层次。 “虫”口夺粮是农业中一项严重的斗争。病虫草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巨大,而且逐年俱增。全世界只是土豆一项每年因细菌性病害减产25%,约计40亿美元。因使用棉花杀虫剂每年耗资6.45亿美元。转基因作物主要通过提高植物的抗性,开辟了一条抗病虫草害的新途径。现在人们已经找到多种增强植物抗性的有效方法。 转基因抗虫作物 现在人们可以重组DNA技术将两个不同的苏云金杆菌蛋白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杀虫蛋白质。当人们把苏云金杆菌毒素基因导入在植物根部荧光假单孢菌和植物维管束组织中生存的一种细菌中,会促使植物不断分泌杀虫蛋白免受虫害。如果把苏云金杆菌的毒素蛋白基因,以及从菜豆等植物中分离的蛋白酶抑制基因,一起嵌入植物的DNA中,就能合成毒素蛋白杀死害虫或使害虫消化不良而死 亡。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功地人工合成和改造了Bt基因,并与江苏省农科院和山西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将Bt基因转入到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棉花主栽品种,获得了高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和品系。抗虫棉的总体抗虫能力达80%以上。基因导入植物,结果转基因植株大量合成二种酶,造成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和葡聚糖的分解,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木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三大热量来源植物,是非洲国家的主食之一。目前,木薯产量因真菌、细菌和病毒病的危害而徘徊不前。国际热带农业和生物技术实验室(ILTAB)、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ITA)和木薯生物技术网络共同发起了木薯基因组计划,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加速木薯的品种改良。至今,该计划已定位了300多个分子标记,而且已利用ILTAB创立的农杆菌介导体系将抗木薯花叶病毒基因和另一种表达复制酶的抗病基因导入到木薯基因组中,并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如果能将这些新品系应用于大田生产的话,预计木薯可增产10倍,达80-l00t/hm 在抗旱和抵抗其它不良条件的领域中,科学家的办法也越来越多。如将仙人掌的抗旱基因转入农作物中,培育耐旱大豆、小麦、玉米等。如将生长在盐碱地上冰草的耐盐碱基因导入小麦DNA中,育成了耐盐碱新作物。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将BADH基因导入水稻,获得的转基因水稻有交较高的耐盐性,并能在盐田中结实。 以基因工程增强植物的抗性,不仅有利于提高产量,还利于降低成本和有利环保等多方面作用。据,每亩保铃抗虫棉比种非抗虫棉增收节支300元左右,而且节省大量劳力。 玉米等C4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较水稻、小麦等C3植物的高。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C4植物光合浓缩CO2,增加局部CO2浓度的机制,即使在低CO2浓度时光合作用饱和,从而大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完整的玉米PEPC基因导入到了C3植物水稻的基因组中。结果玉米的PEPC基因多数水稻高水平地表达,水稻其活性甚至比玉米本身的还高2-3倍。了解某一物质的代谢过程,就有可能利用转基因技术来加以改良,从而为育成营养全面的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维生素不同,人体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主要来自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质,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人类矿质元素不足的关键是深入了解植物吸收和贮藏矿质养分的机理。利用大豆铁蛋白基因和相应的转基因技术,已获得了胚乳高水平表达贮藏铁蛋白的转基因水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