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嵘的诗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钟嵘的诗品

一 感情论 ——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 文学本质: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诗品序上》) 思考:1、两汉魏晋时期的物感说。 2、吟咏情性说。 若夫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或杀气雄边,塞客衣单,霜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释其情? (《诗品序上》) 思考:此处论及了几个方面? 二 自然论 ——诗歌的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 提倡直寻: 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於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颜延谢庄,尤为繁密,於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 近任昉王元长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浸以成俗。逐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巳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虽谢天才,且表学问,亦一理乎。(《诗品序中》) 批评永明声律派理论 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便,四声之论。或为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若“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今既不备管弦,亦何取於声律邪?(《诗品序下》) 齐有王元长者,尝谓余云:“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惟颜宪子乃云“律吕音调”,而其实大谬。惟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常欲进《知音论》,未就”。王元长创其首,谢脁、沈约扬其波。三贤或贵公子孙,幼有文辨,於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凌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诗品序下》) 风骨论 ——以悲怨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 提倡建安风力: 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於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於时矣。 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之风尽矣。 (《诗品序上》) 思考:1、与刘勰的不同? 2、对唐代诗歌理论的影响。 四 滋味论 ——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烦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於流俗。岂不以指事遗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故诗有六义焉,一曰兴,二曰赋,三曰比。文巳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写言寓物,赋也。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诗品序上》) 诗味论对后世的影响。(司空图) 萧绎的文笔观 萧绎《金楼子·立言》:“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唯须绮縠纷披,宫徴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这是就有无文才情感来区分文笔。 近人黄侃说“其于声律以外,又增情采二者,合而定之,则曰有情采韵者为文,无情采韵者为笔。”(《文心雕龙札记》) 刘勰首先是赞同沈约的声律理论的, 客观上也起到了扩大永明声律论影响的作用。在强调运用“四声”,避免病犯, 以达到音韵声调的抑扬和谐方面, 刘勰与沈约是完全一致的。 “凡声有飞沉, 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 叠韵杂句而必睽; 沉则响发而断, 飞则声不还,并辘轳交往, 逆鳞相比。” “声有飞沉”, 即是根据文字发音的轻重、高低、清浊、强弱去组织安排诗句。“飞”,是指属于宫商的平声, 即沈约所说的“浮声”, 其发音的特点是轻而清。“沉”, 是指属于角徵羽的上去入等仄声,即沈约所说的“切响”, 其发音特点是重而浊。 刘勰也看到了在声韵方面求新好异、一味雕琢所造成的弊病。他在理论上明确提出, 人为的声律与自然的声律应当互相统一。人工与自然相统一的声律理论, 在刘勰那里又具体化为“和” 与“韵” 的要求。 《文心雕龙》“滋味流于字句, 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韵气一定, 故余声易遣; 和体抑扬,故遗响难契。属笔易巧, 选和至难; 缀文难精, 而作韵甚易。虽纤意曲变, 非可缕言, 然振其大纲,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